湘西苗乡,山高林茂,溪河众多,风光无限。几乎村村寨寨都住在半山腰或溪河旁。生活劳作天天要过溪河。一般河面较窄,苗家人修石桥。桥基建好后,用较长的石板盖上,便成了桥。但河床较宽,不宜架桥,就只能在溪流中竖起一根根长方形的石柱,这就是苗家人俗称的“跳岩”。
跳岩,是苗家的水道通途。苗家人出门,往往面对拦路的小溪而发愁,涉过去吧,水流湍急;架座桥吧,造价大;做只船吧,雨天渡不得,汛期洪水会冲走;晴天会搁浅。于是,苗家人便想出一个既简单又适用的办法,这就是在溪沟中建造一尊尊跳岩。春天涨水可以走过去,冬天不用脱鞋涉水过。修跳岩为公益事情,自发组织,自愿组合。不吃谁家饭,不花别家钱,只要上工时喊一声就行了。各家扛起工具参战,按照一定的线路,在水中岩石上凿成距离相等的石槽,再把山上凿好的条石插在槽中。这样,修成的跳岩既美观又减少洪水冲力,行人可稳稳当当地来回行走,别具苗乡韵味。

沱江跳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