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古村镇古民居
本站首页古村古镇图片集锦影音之窗趣闻轶事历史遗存传统建筑研究评论民俗文化动态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建筑
长沙老房子

蒋祖烜


  怎么讲,长沙都是一座古城,在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名单上,长沙榜上有名。说长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是有依据的,本土著名历史学家何光岳先生考证,长沙定名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其资格在世界著名古城中也数得着。

  怎么看,长沙都不像一座古城。徘徊在长沙的街头,满眼是新潮的建筑,世界流行的国际风格,在长沙街头几乎都可以找到对应的代表作品。在主要街道和重要码头,几乎看不见一栋老旧建筑的影子。明摆是今年二十、明年十八的青春魅力。

  这种矛盾,首先要从1938年11月12日的“文夕大火”说起。可恨日寇南侵,国民党守军惊慌失措,实行焦土政策,一把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城内地面上建筑基本化为废墟、灰烬。5天后,田汉先生自南岳赶回长沙,无比悲愤,写下了《重访劫后长沙》:“长驱尘雾过湘潭,乡国重归忍细谈。市烬无灯添夜黑,野烧飞焰破天蓝。衔枚荷重人千百,整瓦完垣户二三。犹有不灭雄杰气,再从焦土建湖南”。重建,谈何容易!抗战胜利后紧接着三年内战,抗美援朝。城市就停留在局促的格局和临时的建筑上了。

  这种遗憾,也要从20世纪80年代后大规模的城市改造说起。比如五一大道上省供销社那栋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民族特色十分鲜明的老式建筑,因为“当路”,毫无商量地拆除了,其实完全可以尝试平移后退。又比如上麻园岭的陈明仁公馆,因为“危房”,一幢两层的小楼,把人迁出来,能“危”到哪里去?媒体也曾发出过微弱的声音,终究没有能阻挡开发改造“义正词严”的步伐。

  今天,如果你想看看长沙的老街、老房子,可以请你看图片或者录像资料,可以请老人来回忆或者你自己想象,现场和实物大多已是永不回来的风景。只有走进老街古巷的深处,或许还能偶有发现。比如湘雅医院的老楼,尽管隐退在新楼的背后,依旧有难以磨灭的老贵族的气度。比如散落在老城区的几座教堂,尽管有外来文化强加的移植,但还能看得到一些老建筑的味道。中山亭简直是个奇迹,在水风井的十字路口,清除了附属于建筑物的累赘后,亭亭而立,给你一点点意外的安慰。

  

  

  

  

  

  长沙老房子

  “老”其实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河西岳麓山的湖南大学校同,便完整地保留着许多上个世纪初的老房子,品位高、品相好,至今在用,风韵诱人。尤其是湖大图书馆与礼堂的一个最佳组合,和谐完美,几乎成了湖湘建筑乃至湖湘文化的经典缩影。

  在河东,也有许多半个世纪前的建筑,比如湖南宾馆、省委建筑群。1999年初,我陪同著名画家陈逸飞先生逛长沙,这位60年代曾到韶山、长沙绘制革命题材油画的画家,把湘江大桥、芙蓉宾馆都记忆为了老建筑。将其作为他追忆过去的重要参照物。

  再往后,长沙火车站也是一处闻名的老房子。建成之初,其规模仅仅次于伟大首都的北京火车站,其建筑规模面积,列全国第二。

  长沙的当代建筑能够进入史册的极少,但长沙火车站却以很大的争议光荣入选。最著名的当然是辣椒火炬的批判者视其为图解深层的人为支配过度的经典案例。批评家冯原认为:“在政治挂帅的极端年代,形式只能卑微地选择屈从的姿态。艺术生产者的最高规则是‘政治试错法’,在这个案例中,火炬的造型关系到方位上的‘政治标准’,所以荒唐的政治逻辑使用排除敌对方位的方法来对火炬的造型进行定性,结果火炬任务的完成获得了‘朝天辣椒’式的公共效应。但在政治支配一切的语境中,朝天辣椒的造型却具有最大的合理性。”

  其实,从建筑学的本意来说,长沙火车站还有比以上的争议重要得多的意义。火炬毕竟只是一个装饰性的附件。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探索之功是不可埋没的。

  当然,火炬是不成功的,被误解为辣椒。这是有特殊地理、历史背景的。歪打正着,长沙人民乐意在自己的地标建筑上塑造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图腾。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明确了老建筑的保护原则,并且列出岳麓山、小西门、天心阁、朝宗街和开福寺等5个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遗憾的是,有人对千年古都不感兴趣,热衷于建设一座只有二十年,甚至十年历史的新城。一幢幢老房子就在我们面前坍塌、消失了,被装修改造得不伦不类、面貌全非,因此失去了历史意蕴与文脉。也许,等我们的记忆老去以后,今天的新城,也将轮回为“老房子”。

来源:《念楼骄---将祖恒建筑随笔》
时间:2003-05-11
湖南图书馆 版权所有 201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