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古村镇古民居
本站首页古村古镇图片集锦影音之窗趣闻轶事历史遗存传统建筑研究评论民俗文化动态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新闻
跟着“洪商”游千里沅江②丨剧中频现的黔阳古城,48小时承包你999次心动!

石凌炜


 
   红网时刻新闻4月8日讯(记者 石凌炜)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一代洪商》,收视率节节攀升。这部家国情怀饱满的年度大剧,让兴于沅水、亦盛于沅水的“洪商”家喻户晓。

        为了呈现真实的年代感,剧组赴怀化“千里沅江”生态文化旅游黄金走廊的多处古城古村实地取景拍摄,将氛围感拉满。

        如何玩转千里沅江?跟着《一代洪商》去“打卡”,“沉浸式”追剧!今天,走进第二站——黔阳古城。

        黔阳古城位于沅水上游,三面环水,城内石板青瓦,阁楼小院,木门轻叩,乡音呢喃。
   
        古城之美,一瓦一墙就是一道风景。岁月斑驳了的古老墙垣,像是时间烙上的花纹,镌刻着古城最初的模样。

        黔阳古城,建制起始于秦汉镡城,文化繁荣于唐宋叙州,经济兴旺于明清黔阳,是中国街巷格局和整体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古城,被誉为“江南古建筑博物馆”。

        依托沅水这条“南方丝绸之路”,大清黔阳县令张扶翼在黔阳喻民植桐,带动黔阳及周边地区的油桐种植业,不仅繁荣了沅水上中游的桐油加工与贸易,亦是成就了托口和洪江桐油产业的兴旺。

        黔城九街十八巷,窨子屋檐古城墙。0.8平方公里的黔阳古城,拥有“楚南上游第一胜迹”——芙蓉楼、明清古街——南正街、古龙标山钟楼——钟鼓楼、城西红砂石拱门——中正门、高桥古塔——赤宝塔等建筑文物,城内步行百十步,便能感到历史长河奔流而过。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当年,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龙标,就位于如今洪江市(古称黔阳县)一带。如今,在黔阳古城里芙蓉楼上,“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王昌龄对李白的应和酬答依然余韵无穷。

       此次,在《一代洪商》剧中出现次数较多的刘云湘家门口,便是芙蓉楼颇为壮观、极具特色的园门——“龙标胜迹”。

        黔阳古城原有五个城门,今尚存四门遗址。其中,西门又称中正门,其城门及门楼保存完好。在《一代洪商》中,也有出镜。

        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错落有致,点缀着古城。抬眼望去,但见台阶层叠、建筑错落、古宅高墙、巷道幽深,一派古色古香。

        这里还保留着安详真实、闲适清净的市井生活,鲜活真实而让人沉迷。

         漫步古巷,经常能看到爷爷奶奶们坐在路边,有三三两两的用方言聊天的,也有闭着眼睛享受日光的。

        自然的生活场景与剧中情境浑然天成,漫步古城时,仿似穿越时空,与刘云湘、杨同昌“偶遇”。

        游古城街巷,赏古城美景,悟古城历史,自然也少不了尝古城的味道‍,在“逛吃逛吃”中满足吃货的味蕾。

        略显乏意之时,点一碗古城鸭蛋面,咸鲜味美;或是试试当地早餐店的两大巨头——“干挑面”和“安江粗粉”。安江粗粉质地柔软,富有弹性,水煮不烂,您甚至可以体验到一根米粉就可以煮成一碗。

       洪江小吃街的“人气担当”必须拿下。老字号春卷,焦香四溢;“托口米豆腐”软弹细腻,配上独家秘制的作料,清爽滑嫩;有百年历史的托口生姜,“鲜、嫩、脆、辣”,姜肉脆嫩化渣,开胃佳品。
   
       走过冒着热气的小吃店,遇见肩挑手提的小贩,于是,在和食物香气碰撞间,黔阳味道深入你心,千百年来古城生活的烟火气,让你念念不忘。

        

 

来源:红网
时间:
湖南图书馆 版权所有 201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