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古村镇古民居
本站首页古村古镇图片集锦影音之窗趣闻轶事历史遗存传统建筑研究评论民俗文化动态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新闻
蓝山虎溪村:古村焕发新韵留乡愁

何咪 段祎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何咪 段祎

蓝墙青瓦,叠垛飞檐,溪水潺潺。6月12日,走进蓝山县祠堂圩镇虎溪村,一股古朴、清新、淡雅的建筑气息扑面而来。

行至该村黄氏宗祠,感受恬静、雅致的古朴之美。“每一根柱子、每一块木头上都有精美的雕刻,‘福’字雕刻寓意美好,牡丹花雕刻寓意富贵、吉祥……”今年58岁的黄德生,是虎溪村的传统文化讲解员,2011年起,他义务为游客讲解该村古村落的文化。

虎溪村位于蓝山县城西北,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因山林茂密、溶洞多、曾有华南虎出没而取名为老虎村,后因背靠虎形山、村前溪水潺潺、风景宜人而更名为虎溪村,至今近400年历史。村里现存有古民宅40余座,古宗祠和古戏台各一座,山泉古井3口,池塘1口。虎溪村三面环山,黄氏宗祠位于村庄中心。

以黄氏宗祠为中心,虎溪村向东、西、北辐射修建古建筑群,形成了以家族聚居为主要特色的传统村落格局。黄氏宗祠前后三进,为典型的湘南地区祠堂建筑,由古戏台、中堂、前堂三部分相连而成,三处建筑总体均为中轴对称布局,体现出传统民居建筑因地制宜和灵活多变的布局特色。古戏台为木质结构,顶棚为三层斗式藻井,既通风散热,又可消除回音、噪声。

村内,古建筑维修工作人员正在对宗祠进行保护性修缮,用三合泥夯实地板,对古戏台整体结构进行加固,推动古宗祠焕发新活力。

与虎溪黄氏宗祠相连的是书有“树合山斜”“第一家声”“气象维新”门头题字的三个四合院院落,共同构成虎溪村古建筑群。古建筑群外观优美、工艺绝伦,雕梁画栋、雄伟壮观。每座厅屋门楣书匾,瓦檐墙裙、粉墨国画,高雅宜人,门窗梁栋镂雕浮刻,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栩栩如生,室外道路和地坪用青石板或鹅卵石铺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011年1月,虎溪村古建筑群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虎溪黄氏宗祠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月,虎溪村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20年10月,公布为中国传统村落。

13年来,从虎溪村的由来,到建筑的勾角翘凤,再到重点文物以及红军长征经过虎溪村的故事,黄德生如数家珍,他将古村落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讲解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古村落仿佛“活”了。

“从小就听老人讲一些村里的故事,希望用同样的方式传递,让更多的人参与传承古村落和传统文化保护。”黄德生说道。

村落是村民的生产生活空间,村民又是村落的建造者、传承者与受益者。多年来,虎溪村坚持以“人人都是文保员、人人都是受益人”的理念,为每一座古建筑都设置了“文保员”,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古建筑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古村落实行常态化安全管理,确保古村落安全。

“我们经常来打扫卫生,细心检查,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文物遗产,我们要保护好,今后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要继承和保护。”虎溪村村民黄信文说。

近年来,蓝山县坚持“突出特色、聚焦发展、村民主体”的原则,坚持“先保护后开发、修旧如旧、体现特色”的理念,对传统村落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推动传统村落保护性发展,让传统村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时间:2024-06-13
湖南图书馆 版权所有 201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