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城,又名福石城,遗址位于永顺县永顺城东约30华里的灵溪河畔。始建于五代时期,唐天授二年(690)建成,是一处分布密集且布局严整的古建筑群。在这里绵延28代土司历时818年,史书有“五溪之巨镇,百里之边城”的记载。
老司城现存祖师殿、土王祠、翼南牌坊、若云书院等古迹和109座历代土司及贵族墓葬,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土家族文化遗址。重点遗址面积2多平方公里,分为衙署区、居住区、墓葬区、宗教祭祀区。遗址区内尚存的有祖师殿,建于后晋天福年(937),祖师殿与殿后皇经台、玉皇阁层叠一线。遗址还发现有土家族土司古墓群,包括附属文物:古街道、古城遗址、牌坊等。其他文物和遗迹有铜钟、石马、若云书院等。
老司城遗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文化特征,说明该遗址是古时土家族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要中心,同时也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最典型的民族古文化遗存,它对研究中国土家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为何称为“老司城”?
秦汉时期湘西五溪地区虽设置郡县,由于地处偏僻,又是少数民族地区,语言不通等原因,封建王朝统治并未深入其地,形成“虽有郡县,仍令其郡长治之”,永顺、龙山一带为土酋老蛮头吴著冲统辖。自唐以来,鉴于历史上屡次治蛮之役无功而返,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改单纯的武力征服,为“以夷制夷”的制度。唐末,江西汉族彭氏家族进入湘西,以计谋诛杀土家族首领吴著冲,成为湘西土家族地区的土皇帝,自号溪州刺史。
经过20余年经营,彭氏势力逐渐强盛,控制酉水流域广大地区,拥有保靖、永顺等20州。至晋天福四年,彭士愁率锦奖(芷江)、溪(龙山)诸蛮,进攻辰澧等地。马希范派兵迎击,爆发湘西历史上有名的“溪州大战”。结果,彭士愁大败,向马希范求和。此战后,彭氏的溪州刺史得到王朝的承认,而且还获得许多自治特权。马希范鉴于其祖马援征蛮败亡的教训,遂与彭士愁订立盟约,在永顺会溪坪立了一根重5000余斤的铜柱。从此,彭氏在湘西土家族地区建立起历经5代,至清9个朝代共800余年的世袭土司王朝。
当时刺史署衙在酉水南岸的会溪坪(即今古丈县会溪坪),为防范外敌侵扰,宋绍兴年间(1135)彭士愁的第十代孙彭福石,移治到大山中的老司城地,称为“福石城”或“土王城”。
清土家族诗人彭施铎曾作竹枝词,描述当年节日景象:“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其后的500多年间,这里一直是永顺土司的王城。中央政权也利用土司势力,压服土家族人民,并钳制苗区。其后,每当苗汉冲突发生,土司便为王前驱,“国家亦赖以挞伐,故永、保兵号为猇雄”。
明万历年间,苗区边缘修筑“边墙”,一面实施“客不入峒,苗不出境”的民族隔离政策,一面将苗族分割成“生苗”与“熟苗”,援剿“生苗”,“兼抚熟苗,俾渐知同化”的逐步同化的策略。福石建城时,为显示其小王朝的威严,一律按照王朝京都的气派,把刺史衙署(僭称金銮宝殿),置于要登六级平台的高处,外砌石墙,称之为“内罗城”,其内两侧修有一字排开的家属房舍多间(称寝宫),衙署后建有“彭氏宗祠”供奉历代土司王塑像,故称“土王祠”。城外西南一山脊是土司墓地,傍山势有墓室近百座,通往墓室道路两旁立有石人石马,名曰“紫金山”。土王城人烟辐辏,各种建筑耸峙,街头繁华,有“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的赞誉。
永顺境内多年无大的战事,社会经济有了发展,处在深山老林中的土司王城也适应形势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土司王追求新的享受需要,明末,土司王便在灵溪河上游河段的千坝地颗砂,修建新的王宫,名曰“行宫”。修建的宫室也是一派王气,有衙署宝殿,有热凉二洞,有红白二莲池,有以其妻命名的“惹汝桥”,还有专门为土司王养花、植果、钓鱼的庄园和场地。清初,司王将衙署迁来颗砂,被称为“新司城”。与此相对立的原大山中的司城有了一个“老”字,名“老司城”。雍正五年改土归流取消土司制,最后一代土司王彭肇槐率三州六长官司归流纳土,就是在颗砂新司城衙署。雍正七年(1729)设置永顺府和永顺县,当时的府县治所也在颗砂新司城,直到雍正十一年(1733)在猛洞河边修建了新城后,永顺府和永顺县治所才从颗砂迁往猛洞坪今县城。
各地土司均有数量不等的军队,俗称“土兵”,皆精选之勇,其中“湖广土兵,永顺为上,保靖次之,其兵甚强”。明代,永顺土司奉中央朝廷之命率兵参加战斗30多次,北到辽宁,南至广东,都有他们骁勇作战的足迹。嘉靖三十四年(1555),明朝官兵对进犯东南沿海的倭寇屡战不胜,年仅19岁的永顺土司彭翼南和保靖土司、广西兵等赶赴江浙,两次合击,即斩杀并俘获入侵倭寇2200余人,令敌闻风丧胆,受到朝廷嘉奖。老司城紫禁山上有一座“子孙永享”牌坊,是明朝为表彰土司彭翼南领兵抗倭的功绩而立(翼南牌坊)。
雍正初年,清廷国力强大,为实现天下一统,加强边远地区的中央集权管理,对西南诸土司实行“改土归流”。雍正六年,永顺土司彭肇槐自动献土,皇帝诏谕,改为流官,带着子孙离开湘西,回江西祖籍吉水立户。延续了9个王朝计818年的永顺土司政权终于宣告结束。末代土司彭肇槐携家眷离别老司城时,行至灵溪河,心痛欲绝,坠落马下,长跪河边,泪如雨下。
老司城位于猛洞河漂流景区上游,这里是自唐宋元明清历朝以来留下的众多古文化遗址的古村,也是湘西历代土家族士司王经营了800多年的古都。地上地下文物遍布,是一座天然的土家族“露天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