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市街上村位于龙山县南部,里耶镇北部,距里耶镇28公里,沿贾市河而下15公里为隆头。古时,贾市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然天成的便利水运使其与里耶、隆头共同构成了龙山南部的三大重要水运码头。龙山境内的召市、贾坝、咱果、桂塘、内溪、老兴、火言、凤溪、四川可达湖等地的土特产都要从贾市转运,销往常德、长沙、汉口等地。为此,外地的商家都来贾市经商或定居,贾市逐渐商贾云集,经济发达,人口众多。
街上村原名贾家寨,元末明初贾市先人由江西吉安府迁来此处定居,古时就属里耶辖区。清雍正七年(1729年)龙山设县,民国元年改为大达乡,1958年改为贾市人民公社,现叫贾市乡街上村。整条街全长1144米,宽2~3米,东起下码头,西至寨子门。古街始建于明末清初,上街的蔡家、欧家,中街的周家,下街的高家、郑家等先后到这里沿河建房。古街一律用青条石铺成,浑然一体,清新典雅。两侧房屋基本为一层,檐口高度2.5米左右,尺度宜人。
街上村分上街、中街和下街,东西朝向,街两边四通八达的小巷与房屋紧密相连,形成一个较为封闭的安静的空间。中街两旁房屋排列较为规整,而下街则显得较为自由,街道也显得更为曲折多变。整条街弯弯曲曲,随地形变化,以致视线无法一眼望穿。两旁房屋高低错落,上码头、中码头,文堂、黄家大院和古民居散落于街两旁。
街上村街道宽2~3米,最窄处不到1米,仅供一人通过。空间变化十分丰富,保留了由青石板、青瓦木制吊脚楼的传统形态。穿斗结构使建筑风格统一,错落有致的封火墙成为沿街建筑的有机分隔。街巷的转折和挑檐的遮蔽,形成了限定的视觉空间,而局部的开敞,则将这条古街与周围的山体、河流融为一体。
沿街房屋均系木质结构,多系吊脚楼,房屋鳞次栉比,井然有序,古色古香。房屋高墙飞檐,雕梁画栋,屋檐有独特的传统装饰物点缀,飞禽走兽,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高耸的封火院墙和四合天井房,向人们展示着它的古朴与威严。现存大院13栋,多系明清建筑。古街中,高家的进士楼高悬敕封进士匾,郑氏受皇恩赐修建的贞洁坊依然矗立。牌楼长条石高15米,宽10米,其上浮雕龙凤,十分精美。古街占地面积39160平方米,现有民居107栋,居民147户,总人口696人。沿街店铺门前有整齐的木质柜台。贾市古街是周边地区商品集散中心,最繁华时,集市赶场人达5000余人,贾市河上、中、下三个码头停船可达70余只。
街上村以土家族为主,民族风情、生活习俗、歌舞、戏曲延续至今,以当地的山歌、茅古斯、摆手舞、梯玛神歌等为代表,充分反映了土家人民的勤劳智慧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