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古村镇古民居
本站首页古村古镇图片集锦影音之窗趣闻轶事历史遗存传统建筑研究评论民俗文化动态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古村古镇
湘潭县易俗河镇


分类:文化名镇
地区:湘潭市

   易俗河镇地处湘潭县东部,湘江、涓水汇合处。古镇西倚涓水,北临湘江,与湘潭市相望,水陆交通便利,地理条件优越,自古为湘中重镇。

   易俗河的得名,有两种说法。涓水古名洛河,古镇位于洛河之口,故称洛口。清嘉庆《湘潭县志》载:易俗河,即涓水也,因所历皆易俗乡,故名。另一种说法,与明代正德皇帝朱厚照有关。相传正德皇帝南巡至易俗河,在涓水河边的老街萧氏宗祠(原是茅屋)一间房里住了一宿,故俗称“一宿河”。其时,夜间蚊虫叮人,皇帝用御扇一扇,说:“一扇蚊虫走千里。”清光绪《湘潭县志》载:“易宿市……明武宗微行野宿,至今岸无蚊呐。”

   萧氏宗祠中皇帝睡过的这间房子,据说冬暖夏凉,从无蚊虫,成为“萧祠卧龙”胜迹。明清以来,凡来湘潭的观光者,必来此祠,以目睹卧龙之处为快。直到1954年因河堤崩塌,萧祠才被拆除。

   易俗河镇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隋以前,有渔民傍河建房,形成小规模河街。唐天宝八年(749),湘潭县城设在洛口,古镇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52年,有居民在湘江边开挖水塘,挖出埋在地下的麻石,石上有寸多深的车辙痕迹,还挖出青铜镜一面。1964年,居民在公路边建房时,挖出唐时城墙石砖。

   名扬遐迩大米市

   “长沙的靖港,湘潭的易俗河”,明清时期是湖南境内著名的米市。古镇周围农田肥沃,盛产优质稻米。明代嘉靖年间开始,一些米商就在镇上建起了碓房,经营粮食,米市开始形成。到清同治年间,粮行、仓库、码头进一步增多。光绪年间,米市达到兴旺鼎盛时期。此时,镇内已发展到上千户人家,上百家商店。街道从西头的涓水万寿宫到湘涓汇合处的挂嘴洲,从东头的湘江下摄司到挂嘴洲,形成了三角形的街区,两公里多长的河街耸立着一栋栋木质结构楼房,商店作坊比比皆是。大街小巷横嵌着数以万计的麻石,这些麻石都是从长沙丁字湾运来的。镇内的街头还建起了太和桥、草坝桥、珍珠桥和焚字炉。镇容井然,形成了风格别致的江南小镇。

   镇内街、坪、码头、站等配设齐全。有上正街、曲尺街、仁和街;有裕龙坪、履和坪、元吉坪、正泰坪;有过山码头、铁牛码头、洋屋码头;还有柳树沟、泥套里、怡风站、积德站、碟子塘、茶园塘等居民点。其中最热闹最集中的地方要数正泰坪,这里是谷米的集散地,许多装运谷米的船只停泊在这里,上通花石、稀阳,下通湘潭、长沙、汉口。

   由于易俗河镇水陆交通便利,便形成以谷米市场为主的商业集镇。清末谷米市场又以上正街尤为兴旺,每年约1500万公斤的吞吐量。外地客商纷纷涌进小镇,贩运大批谷米,远销各地,易俗河米市一时名扬遐迩。后来,正泰坪逐步发展为谷米市场的中心,附近设有老仓、新仓、杨家仓、谦吉仓、万担仓、五谷殿等许多粮仓。

   易俗河米市,除郭、袁、唐3家势力最大外,其他姓的小粮行也相继涌现,到光绪年间便发展到48家粮行,20家仓栈,形成了一个大中小粮行相互争夺的局面。1900年大米月调出量达到3万至4万担,此时,易俗河粮积如山,船舶满河,名驰京沪。

   清光绪《湘潭县志》载:

   湘南谷豆,咸萃于此,乃至下游舟载,逆挽耒臻,富人建仓,辄储万担,寄屯之息,岁至万金,县境最大市也。

   粮行里办事人员有:上街先生,负责到城里拉生意,接客人;下河先生,负责下河看样,量斛打荡;账户先生,负责拉盘,谈生意。大粮行有十多个先生,小粮行有七八个先生。这些人都被称为“行码夫”,共有300余人,他们成立了组织叫“安怀堂”。

   外埠客人购米靠粮行代收,寄入仓栈,名曰“寄仓”,一仓可寄500担,日租银四两。由于原来仓库不够用,唐、袁、郭3家和一些大亨纷纷建仓出租。原有丰盛仓、老仓,新建宝书、宝丰、谦益、谦吉、裕泰等20家仓栈,共有仓廒298孔,每孔可储500担左右,共可储大米15万担左右。紧张时租用民房,铺上木板做临时仓,名曰“地仓”。这些仓中以袁家的谦吉仓最著名,全栋48间,用《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等48字,依次命名各仓叫作“天字仓”、“地字仓”,等等。

   仓栈内附设碓坊,加工大米,共有碓场120余家,洋屋码头一带都是些较大的碓坊,其中最大的要数唐汉章石龙坊,有工人30多人,每天可加工大米190余担。还有一些小碓坊,人们称之为“鸡屎碓坊”。碓坊工人大都是从农村请来的。泥推脱壳,竹筛分类,风车扬糠,石臼舂米。7担谷为一班推子,3天加工成白米。碓坊工人共有500余人,并成立了“永丰堂”。

   易俗河米市还有许多码头,其中以郭氏“正泰码头”最为著名。现合作商店附近还有一块麻石匾,上书“正泰码头”4字。

   大量的谷米运进和输出,装船起卸,码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参加“黑箩会”搬运的有360担黑箩,成立了“上元堂”。另外,还有一个“白箩会”,有箩500担,都是由一些强壮劳力组成。白箩会独霸码头,谷米一到岸便随时起货。

   大米的输出主要靠帆船装载。往常“湘乡倒驳子”、“醴陵倒驳子”、“岳阳铲子”、“湖北丫梢”等各埠帆船聚集河边。但它们吨位小,载量少,周转慢。后来本地人纷纷修造大船,每艘可装80吨。共计有大船30余艘,包括小船约有2500余吨运载量。

   谷米计量没有磅秤,以斛量谷米,4斛为一担,每担谷128斤,每担米173斤。计价以担为单位。用竹箕擢米,倒入米斛,荡平斛口为准。

   由于米市不断发展,粮行增加,易俗河镇便陆续建起了18堂;18堂又合议建一总堂,名曰“同一堂”,以调解行业之间的争议和纠纷。为了控制和维持好米市的秩序,“同一堂”订立了许多乡规民约。现在码头石岸上还嵌有一石碑,碑刻:“易俗河谷米聚集之处,买卖凭行交易,斗箕由行招募登册给牌,公择牌长总理其事,如有舞弊等情,为牌长是问,若未登册无号牌者,不准在河口戽。特此竖牌以记。”附近还有一“罚牌”,上刻:“今有船户运米来市售卸,因起货越规,凶殴不逊,比即鸣团理论,自知亏悔,甘愿罚牌。光绪十九年十月吉日立。”

   本地大米不能满足市场时,商人便从衡阳、洣江、茶陵、攸县等地买谷运回易俗河镇,加工成大米后再出售。这样的米称之为“湖谷米”。外地米与本地米差别较大,开始,外埠客商搞不清,还可以假充真,湖谷由小河涓水上岸进入碓坊。稻谷源源不断地运进,大米源源不断地输出。故流传俗语:“易俗河的米,到岸即起。”那时,河里船挨船,街上车挤车,粮行先生忙不停;挑箩的上上下下,100多家碓坊,推谷舂米,隆隆声不绝,好一派热闹的景象。

   1933年《湖南实业杂志》载文:

   易俗河之米市,每届秋收以后,各县各船咸集于此,商贾争利,帆影连云,酒市烟寮,繁华特盛。

   民国以后,米市开始走向衰落。为了扭转米市的衰败局面,民国十六年,正泰粮行在五谷殿唱戏,从正月唱到三月,吸引了不少客商。但是,时间一长,奸商们便投机倒把,掺水掺砂,致使大米发潮变霉,信誉顿挫。民国十八年,谦吉粮行管家罗训元运米去武汉,由于船工偷米掺水,导致13船近2400担大米全部发霉变质,损失巨大。同时,随着外地米冲击市场和本地优质米不断减少,客商们开始体会到湖谷米不如乡谷米,便不愿意和粮行老板订货了,大米的销售量渐渐减少。由于米市风气败坏,粮商逐渐减少,市场日趋衰落。粮行老板唯利是图,一遇灾年,粮食歉收,他们就趁机囤积居奇,抬级抬价。1920年以后,长沙靖港米市逐步兴旺,易俗河米市陆续被“兼并”。潭衡公路通车后,中路铺、茶园铺一带的大米开始运往衡阳等地。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粮行老板为躲避灾难,跑到安全地方去了。不久,湖谷产地之一的湘阴铁角嘴又出现了新的米市,易俗河米市更为萧条。到解放前夕,仅剩几家小粮贩在街头摆摊。解放后,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米市完全消失。

   通江达海竹木市

   晚清年间,易俗河镇竹木市场即已开始形成。但当时经营竹木的厂行不多,销路也不广,生意并不兴隆。

   民国初年,随着当地工业和交通的发展,易俗河镇竹木业也逐渐得到发展,镇上经销竹木的厂、行陆续发展到十多家,外地还时常有一些客商来往。

   19377月芦沟桥事变后,易俗河镇逐渐形成战时的竹木集散地,竹木业出现了繁荣的局面。日寇投降以后,当地政府、工厂和居民为抢修被飞机轰炸所破坏的厂房和住宅,需要大量木材,大批山客云集于此,因而易俗河镇竹木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局面。

   在这兴旺时期,一些外地山客排客,驾排千里,前来这里销售,形成“秋定、冬伐、春送、夏放”的习俗。木排从衡州、永州、郴州、道州以及茶陵、攸县等地沿湘江而下,停泊在湘江之滨;从双峰、白果、神冲、登山(南岳后山)、吟江一带顺涓江而下,也停靠在湘、涓河畔。岸上的木厂、木行,所储木材更是堆积如山。

   木厂、木行老板一般不外出采伐,靠山客送木材上门,在当地出售。但有一家“流动木行”,老板叫唐伯凡,他本钱大,到山区砍“青山”,远购于衡州、永州、郴州,远销于武汉、南京、上海,赚到一笔大钱,置有水田800亩,成为当地有名的富商。

   木厂、木行中的竹木从河里起运上岸,归“箩行”负责。吆喝声、号子声响彻各个码头。人们在为自己开辟生活之路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竹木业的发展,促进了易俗河镇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其他行业如铁业、布业和染坊业的发展。然而,随着陆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不少竹木改由陆路运输,因此易俗河镇竹木的运输量逐渐减少,竹木市场日趋萧条。

   古镇览胜

   铁牛戏沙 离岸百多米远的湘江河中,有一块黑色巨石,石质如铁,形如卧牛,相传为古代落下的陨石。每到秋冬,湘江水落,“铁牛”浮现江心。“头”向上游,全身青苔,状若牛毛。流沙撞在石上,顺石翻滚,如同牛蹄在翻爬沙石,故名。用船篙击石,发出金属般的响声。

   镇上有一首民谣咏石:

   日见此宝落江洲,天赐栏杆夜不收;

   不吃人间常青草,绿水滔滔背上流。

   如今河床淤塞,巨石已没入泥沙中,“铁牛戏沙”胜景已不复见,只留下铁牛埠地名。

   萧祠卧龙 老街涓水边,地势最高处,原建有萧氏宗祠,砖木结构,有戏楼天井、木楼厢房等建筑,面积很大,是清代中期萧氏兄弟所建。有醴陵、湘乡、宁乡等县香客春秋两祭。

   此地萧氏建祠以前,原有民居数间。传说明代正德皇帝“微行野宿”,应是住在民居中,而不是在萧祠中,因为那时尚未建萧祠。萧祠只是在那民居的屋基上建起,竟也“夜无蚊呐”,形成“萧祠卧龙”的胜迹。

   另外,镇南上马村夫子塘边,有一块巨大的青石,名上马石,相传也是这位正德皇帝上马起程处。现有残石存在。

   正泰码头 位于老街中心地段,“正泰码头”石刻大字至今嵌在河边码头上。其上是正泰坪,是米市的集散中心。当年,数以万计的谷米从正泰坪集中,经正泰码头下河,远销省内外名埠。

   城塘与银塘 唐天宝八年,湘潭县城建于洛口。城相当大,有几平方公里。城内建有一大塘,供居民用水之需。塘建在城内,故称为城塘。

   城塘位于城塘社区中心,现仍有80多亩水面,塘内养鱼,供人们休闲垂钓。

   其实在湘潭,河塘成为胜迹的,还有银塘。

   湘潭市南20公里处,有一宽阔池塘,名银塘。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正月十六,“旷代逸才”湘潭人杨度在日记中记:

   渡花市水,县志以为涓水,非古称也。始见蝴蝶,岸草未绿。倚石岸行40里,至银塘。塘大200亩,凫鹜游鸣。其地山川明秀,甚可乐也。坐憩良久,日已欲西。

   清康熙二十四年《湘潭县志》载:

   银塘,县西40里。荫田2000余亩,何氏世居之。

   银塘附近,连结涓埠头的小溪上,横跨一座古朴的石桥,名“姊妹桥”。

   据湘籍明史学家何歌劲先生考证,银塘和“姊妹桥”都与明建文帝落籍湘潭有关。世居银塘的何氏,即建文帝的后裔。

   明建文四年(1402),“金川之变”以后,朱元璋嫡孙建文帝神秘失踪,成为一大历史谜案。何歌劲依循世代家传说法,做了大量调查,取得一批珍贵的族谱资料,考证出银塘锦石何氏始祖何必华,即是失踪了的明建文帝朱允炆。

湖南图书馆 版权所有 201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