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古村镇古民居
本站首页古村古镇图片集锦影音之窗趣闻轶事历史遗存传统建筑研究评论民俗文化动态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古村古镇
怀化市洪江镇


分类:文化名镇
地区:湖南省

   洪江古商城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沅江与巫水交汇的犁头嘴。古商城依山傍水,从高空看,其形态颇具八卦意向,沅水、巫水就是其中的阴阳鱼。在群山环绕,河水蜿蜒处,座落着万屋鳞次、气势不凡的古商城。现存明清建筑380栋,占地10万平方米。

   洪江古商城的雏形当形成于明朝,是以集散和加工洪江桐油、木材、药材而闻名于世。经过明清两代商品经济的稳健发展,到民国年间已成为大西南地区货币流通量居湖南省第二位,是湘西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享有“五省通衢”和“小南京”之誉。

   洪江区历史上称“洪溪”,又名“雄溪”,为“五溪”蛮地。洪江商业活动,是从战国的驿站,唐朝的草市(圩场)逐步发展起来的。

   明洪武年间(13681399),设“洪江驿,属会同县,置驿丞。”同年,江西商人杨三凤在犁头嘴修建商行。

   明万历年间(15731620),洪江犁头嘴(今沅江路)就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物资交易商品集散地,店铺林立,作坊成片,成为洪江最早的港口商埠。

   清乾隆十六年(1751)《洪江育婴小治》书中描述:

   当是之时,列肆如云,川楚云丹砂、白蜡、洪白之胶油,木材之坚美,乘流东下达洞庭,接长江而济吴越,连帆大舳衔尾而上……百工技艺之流襁至而辐辏,地窄人众,至劈山湮谷,连屋层楼,栉比而居,俨然西南一都会。

   清末民初至抗日战争爆发前,洪江市场现金流通居湖南省第二位,仅次长沙。成为大西南政治、军事、宗教、文化的中心。

   抗日战争时期,省政府洪江行署在此设立。

   解放后,置洪江市。

   随着湘黔、枝柳铁路的开通,公路运输的发展,水运逐渐衰落。洪江古商城,也逐渐退出商业舞台。商城古建筑数量之巨,拥有的文物之多,保存之好都属国内罕见。

   2002519,洪江古商城建筑群中的“陈荣信商行”被省政府公布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商城建筑

   此地为滇黔沪汉之间水上运输的必经之地,明清时期为湘西南总揽湘滇黔桂鄂物质集散的重要商埠,埠内清代就形成了“七冲八巷九条街”的街道格局。至今保留有近8公里的青石板路和码头。曾有15家钱庄、7家银行、17家报社、8大油号、10大会馆、44个码头、70余家烟馆、50余家青楼、48个半古戏台、34所学堂、80余家客栈、60多个寺庙,还有厘金局、镖局均在此兴业发达。至今仍有江西、徽州、福建、山西、四川等会馆得以保存。

   历史上,洪江古商城以其独特的区位条件,便利的水运,特有的物产和广大的后方市场奠定了这里商业发展的坚实基础。而当时动荡的时局,这里却偏得一方平安的局部环境,给洪江商业凭添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早年贵州、云南的鸦片、桐油、茶油、颜料、名贵木材、水银、朱砂、白蜡通过当地“山客”,或人工,或驼马,或苗船聚集洪江,均在洪江改装、加工,换乘大船走沅江,进洞庭,入长沙,可达南方各省地;反之又将大西南所需的丝绸、纱布、百货、瓷、盐、海产品由长江各口岸,东南沿海各地运抵洪江,改装后,分流深入到黔、桂、川、滇各偏远地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著名文人王炯的《滇江日记》写到:“烟火万家,称为巨镇”的洪江,已经具有“商贾骈集,货财辐辏,万屋鳞次,帆樯云聚”的繁华景象了。

   古商城的建筑,根据商贸活动的需要,可以分成若干类型:有冠以“宫”名的十大会馆,属于同业公会性质。十大会馆不但统领商界,还承担代替政权机构行使管理的职能。

   十大会馆是商城中最豪华、最气派、最重要的建筑。一般设有牌坊门。如太平宫(宝庆会馆)牌坊,精雕有“龙凤”,“八仙”,“佘太君挂帅”,“岳母刺字”,“郭子仪上寿”,“刘备跃马过檀溪”等戏剧故事,拥有戏台、看楼、大殿、议事厅等建筑。另一类规模稍小带有同乡会性质的会馆,其数量更多,集聚会看戏,休息接待于一体。有用于物质集散的商号,如“洪油”(洪江桐油)业的油号,其建筑一般有存储的功能。有木业行,一般常靠近码头建房。有手工业作坊及店铺,如木作、竹器、槽坊、织染、衣帽、制伞、铁铺、日杂、米业酱食、皮匠等。它们一般按行业聚集建房。

   按行业需要,楼下为商铺或作坊,楼上为仓库、居住区。有金融与银号建筑,银行,汇兑均属此例。一般临街开门方便商户,内设高柜台和写字办公场所。有服务性建筑,如旅栈、餐饮、镖局、报刊业。内设也各有行业要求。另有烟馆、青楼,对建筑也有一些基本讲究。

   商城之中的各类房屋建筑,均以窨子屋为主。这里的窨子屋外围高墙,出各式封火山墙。房屋依山就势,或筑于高坡、或坐于深巷、或吊脚水边。通过曲折的青石板路和高低错落的石阶码头联通一气。窨子屋的平面布局十分灵活,并不刻意追求外墙的周正方直,只要保证巷道畅通,就寸土必争。出现一大批不规则不对称的布局形式。因地因势,可随处固基造房,弧墙弯道也比比皆是。院内的正房厢房、仓房杂屋完全服从于商业的要求。组合灵活,开合有度。每院必有天井,供采光通气。每院也必设晒楼,充分向上争取阳光。

   院内建筑为两井两层或三层,也有多进的形式。天井有干天井、湿天井之分。干天井的排水一般采用天沟接水,再用红陶瓷管集水后,由暗沟外排。木楼一般是穿斗式几柱几瓜的湘西南常见形式,但做工精良。

   由于经商的要求,楼层一般较高,且二楼一般存储客货,故内柱和楼袱十分粗大以承重。总之,与周边地区小巧玲珑的民居式窨子屋相比较,有明显差别。由于户主多是有经济实力的行商坐贾,在内装饰方面曾经一度极尽奢华之能事,三雕工艺上乘而考究。

   由于是木结构建筑,消防意识自古以来较强。重要街口院必设有太平缸。太平缸一般采用石板材制作。太平缸因多放置在院中显眼处,故而走向艺术化。其造形除矩形柜状以外,还有六边、半圆形的,也有虎爪缸。镌刻的题材广泛,将主人的思想抱负、志趣爱好、生活哲理尽镌其上。如有表示“鱼龙变化”题字或图案的,有“百年合和”、“五福拜寿”、“三羊开泰”、“太极八卦”等纹饰。每院都有垂花门罩,木骨瓦顶,罩内一般有题额。如有墨书的“青白家风”;有彩绘的“世泽绵长”;有烫金的“里仁为美”等。

   商城之内石刻作品很多,多为旧式房屋的艺术构件。散落的石碑刻众多,如“正堂告示”碑、“上宪永禁”碑、“万古不朽”碑、“永定规碑”等,其中不乏重要碑文和镌刻精品,内容包括政府令和各行业规定。

   商城进入民国后,大量的银行、报馆和部分民居别开生面地接受了西方文化。在建筑的门、窗、扶梯等部位追崇西化。有的标新立异,采用进口彩色玻璃和进口瓷砖进行装修,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历史价值

   洪江古商城建筑群数量巨大,门类齐全。

   洪江古商城建筑群保留着从清代到民国时期的各类商用建筑380余栋。市井之中,至今保留着“七冲八巷九条街”的原有城区格局。商城之中的地名、街巷名、建筑物名,依然谓之旧名。这是一批在国内十分罕见的、较为宝贵的商用建筑遗存。

   洪江古商城是研究明清至民国时期商业发展的实物见证。

   洪江的水运交通的便利,特有的区位优势、土特产品、供求渠道和市场,最终形成了商品集散、加工、中转的繁华市镇,具有较高的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建筑学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洪江古商城建筑群的建筑风格非常独特。

   洪江古商城的建筑均为本地的窨子屋,它既是传统形制的延续,又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而有所变化。既有传统的装饰风格,又吸取海派建筑的装饰手法,使其建筑语言得到较大的丰富。它从平面布局的非对称性,到墙院、用材、楼层高度、大门朝向,从屋顶晒楼、干、湿天井的运用,到内部装饰和室内陈设,均作了较多的技术改进和调整,形成了一批具有本地特点又有鲜明商用特性的房屋,在建筑史学上,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湖南图书馆 版权所有 201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