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古村镇古民居
本站首页古村古镇图片集锦影音之窗趣闻轶事历史遗存传统建筑研究评论民俗文化动态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古村古镇
隆回县罗洪乡官树下村


分类:文化名村(寨)
地区:湖南省

   走进古村

   从隆回县城出发,汽车北行,在山路上左盘右绕近3小时之后,我们的眼前终于出现了这片柳叶形田畴。

   田畴之间,望云山东麓,阡陌纵横,屋宇丛丛,古树婆娑,鸡鸣狗吠。

   这个桃花源似的古老山村,就是近代舆地学的源头,几代人不懈努力为中国舆地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的邹氏舆地世家的祖居地——罗洪乡官树下村。

隆回县罗洪乡官树下村邹氏宗祠,中国近代舆地学源头。

   站在平畴边沿远眺,万绿丛中的这片“柳叶”,长约5公里,宽1公里,四面环山,八方叠翠,花团锦簇,生机盎然。春溪河接纳九溪汇流,如一根银闪闪的叶脉蜿蜒于阡陌之间,过扮水洞,入化洋溪,汇入资江,注入洞庭。

   邹氏第八代后裔,七十八岁的邹友于老人指点田畴说,罗洪分上罗、中罗、下罗,这里是中罗。原为邹氏血缘村落,屋场分几大片。时过境迁,外姓人迁入,现已成多姓杂处的地缘村落,中心地点已形成一条小街。邹氏后人住在此村仍然不少。此地原有红崖飞瀑、峦寨遗城、沙坪丹枫、塘冲断塔、雾露螺途、桃仙晓口、犀潭望月、云山积雪等罗洪八景。

   风光秀丽,景致鲜明。“天人协和”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地形风貌。山水奇绝,必出俊才。就在祟山峻岭中的这片风水宝地上,孕育了给世界以重大影响的邹氏舆地世家一代又一代的圣哲。

   邹氏故居座落在半月形的水塘边,座北朝南,全木结构,盖小灰瓦,单檐悬山顶,造型简朴庄重,典型清末四合院民居。全院占地面积6085平方米,开基立宅人邹文苏和夫人吴瑚珊建筑于清乾隆年间。

   故居院内第一栋正屋为中堂屋,第二栋为后堂屋,均为一层平房,面阔27.3,进深12,两相对称排列。院西原为三排横屋,现存第一排横屋,为一层平房,面阔29.4,进深10。二排横屋为谷仓,为二层木构楼房,面阔18.5,进深5.7;第三排横屋已毁,基石尚存。东面原有二排横屋,现存第一排横屋为一层平房,面阔18.4,进深8,第二排横屋已毁。

   院内正屋前是空坪,长20.8,宽27.3,以巨型青石砌阳沟,原以青石围墙围住,现存朝门左侧约14长砖石墙体,圆形墙基保存完好。原有围墙环绕月塘,现存石基。

   故居全屋为木质结构,唯有朝门和两侧厢房为砖木结构。

   现存的朝门,木柱发黑,屋瓦残破,却像一个垂暮老人,坚强挺立着瘦骨嶙峋的身子,默默诉说这几百年的风雨沧桑。

   朝门就是院门,是四合院的大门,在一组古建筑中起到划分和控制空间的作用,是标志性建筑,增加了整个院落的艺术表现力。

   这种朝门,古代又称为“衡门”,即在两根直立的木柱上头,加一横木组成为门,这是乡间普通建筑的院门,为了挡雨雪防腐蚀,后来加上木板顶,门顶出檐的下面用斗拱构件,如同房屋的两面坡屋顶。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能见到这种朝门。

   20027月,隆回县公布邹氏故居为县级文保单位,同年11月申报省级文保单位。现正在申报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对邹氏故居的保护,填补了我国舆地学领域在历史名人故居方面的文物保护空白。

   邹氏地学胎肇人

   邹文苏舆吴瑚珊育有六个儿子,全家致力于舆地学研究,都有杰出贡献和著述传世,此后传递七代,历两个多世纪,在中国舆事业的创造与发展上,几乎是代代有杰才,人人有著述。他们的著作,现有史可查的总计1343卷,直接论述地理舆图和国外地理知识的专著就达986卷。尤其用经纬度和制图量具制作舆地图在中外舆地史上都有划时代的意义。

隆回县罗洪乡官树下村,邹家大屋(部分)。历时两个世纪,邹氏一门在中国舆地学领域独领风骚。

   友于老人看上去很瘦弱,弓背,却脚步轻健,带着我们屋前屋后观看,一边讲述邹家往事。

   邹文苏年轻时就绝意仕进,辟室为诂经堂,教授生徒,研究经学。常以竹木为浑天仪等教具以示学生,开直观教育先声。

   妻子吴瑚珊出身于新化著名诗书之家,从小博览群书,对古今舆地方面的书籍颇具兴趣,精读多思,具有独到见解。早在娘家做闺女时,就为其父代笔地学著作《地理今释》,影响很大。

   嫁到罗洪邹家后,夫妻琴瑟和鸣,以读书、著述为乐事。她持家严谨,家教甚严,常用古代杰出人物故事教育儿辈立身做人,读书上进,为民族崛起、国家富强而竭心尽智。读书之余,带几个儿子做游戏,将石灰铺于砖地,画禹贡九洲山川图形,指出我中华在何处,湖南在何处,新化在何处,引起儿子们的极大兴趣,常以此为乐。

   这实在是最好的地学启蒙教育。正因为有这样的教育,这位伟大而博学的母亲和她的六个儿子,以及延续以下五代子孙,个个在舆地学研究上各有建树,著作等身。

   这位母亲,是邹氏地学的胎肇人。

   地学辉煌

   舆地,即大地。“天地有覆载之德,故谓天为盖,谓地为舆。”

   舆地图,古代对地图的通称。始于汉代。舆地图上详细记载田赋、户口、行政、交通等内容,是管理行政、稽查田赋、统计户籍的基本地图,多根据实地调查绘制。元代甚至将舆地图刻制在石碑上。

   南宋有《舆地纪胜》二百卷,叙述当时各府州沿革、县沿革、风俗形胜、景物、古迹、官吏、人物、仙释、碑记、诗词等条目,可补史志缺略。

   邹氏六兄弟中,以邹汉勋成就最高,被誉为中国舆地学奠基人。

   邹汉勋(18051853),字叔绩,排行第三。幼从母学,熟知九州山川形势,以此导其开创舆地之学。“乡居苦书少,辄诣郡学借观,手录口诵,于天文推步、方舆沿革、六书九数之属,靡不研究”。兄弟六人互为师友,“常联床共被,论古今治乱得失,达旦不寝”。他一生大半时间,“幽居高坪山中,穷年兀兀,静对一编,不与世俗接,心精一缕,独追古初”。年纪轻轻,就与著名学者邓显鹤一同编纂《宝庆府志》,后应邀编修《贵阳府志》、《大定府志》、《兴义府志》、《安顺府制》,被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誉为清代名志,被称为“西南方志大家”。

   他以经纬度测绘舆地的方法,在《宝庆疆里图说》中提出一整套绘制地图的基本原则:明分率(比例)、分准望(方法)、定中宫(座标)、测日星。作图时按经纬度刻成方格,每格按比例计算若干距离。他还在地图上应用各种标识图例,这在当时世界舆地学上,都是首创的。他的舆地学,与驰名京师魏源的经史,何绍基的书法,并称为“湘中三杰”。

   1853年,邹汉勋应邀入安徽巡抚江忠源幕,至庐州。18541月,太平军破庐州,被杀害于水西门外,时年48岁。

   邹汉勋被俘后受尽酷刑,用秤砣烧红烙压头项“戴顶子”;用犁头烧红烙踏脚板“穿靴子”;他却视死如归。他一生从事学术著作,留军中仅半年,突遭此变,死后尸首不存。一时天下震悼,咸丰皇帝赐挽联:

   叔绩已死,天下无能为矣;

   寡人虽生,国家有所拯乎?

   曾国藩赠挽联:

   闻叔绩不生,风云变色;

   与忠源同死,日月争光。

   左宗棠致祭文:“犄欤先生,惟天下士,光明磊落,自始至终,研经究史,三十余年。目似重瞳,口操土音,匡扶社稷,视死如归,冲敌陷阵,贼恨之甚,死事甚烈。”

   邹汉勋的著作,后由其孙邹代钧整理刊刻,由左宗棠签署,总计成书32种,468卷,其中舆地学专著有《六国春秋》24卷,《水经移注记》2卷,《宝庆沿革表》2卷,《贵州沿革表》20卷。

   再看邹氏其他兄弟的著作:

   大哥汉纪,著作1642卷,其中有《古今舆地图说》4卷,《春秋左氏地图说》6卷。

   二哥汉璜,著作21179卷,多为舆地专著。

   四弟汉嘉,著作310卷,多为舆地专著。

   五弟汉章,尝为曾国藩办水师,戌马倥偬中仍留心舆地与兵制,著作1186卷中,有舆地专著《黔滇楚粤水道考》20卷。《皇舆地记》16卷,《宝庆疆里记》22卷,《宝庆山川记》8卷,《宝庆险要记》6卷,《湘湖水地记》4卷。

   六弟汉池,著作1848卷,有舆地专著《六合》1卷。

   代有杰才

   “据说已经跑出了城门,想起一部著作的手稿留在营中,便返回去,终被杀。”邹友于老人摇头,似在为先人叹息。

   老人见有长沙的作家和文管所的专家来访,兴致很高,说:“带你们去一个新地方。”文管所小周问:“什么地方?”老人神秘兮兮:“以前都没有看过的地方。”

   转过一条巷子,走过石板路,来到一所中学的后门。一座祠堂的大门,赫然出现眼前。

   这是一座封闭废弃了很久的祠堂。大概是学校建校时将祠堂场地占了,房屋拆了,祠堂大门成为后围墙的一部分,才存在下来。

   祠堂大门为牌楼式,以青砖砌成,条石门框,面阔三开间,中间置两扇木门。青砖镶砌的立柱、梁枋、斗拱,檐下以白石灰粉成画框,其上彩绘已斑剥不清。门楣上依稀有“景山祠”字样,大门两边有用暗红色写上的篆书对联。

   这种标志性牌楼往往位于建筑群最前面,实际上起到大门的作用,是建筑群体的院门,具有牌楼形式。

   牌楼式大门,面向山明水秀的田野,简朴庄重的形制或装饰,透出稳重儒雅的乡村文化气息。

   这是邹氏世代文星的形象。“风流文采,倾动一时”的学者世家,皆发脉于此,实在是一座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胜迹。

   老人说,这间邹氏宗祠,是邹汉勋去世后,儿辈们建造起来纪念先人的。“这座祠堂,出的人才可多如繁星啦!”老人有无限感叹。

   积祖父母、父辈六兄弟之经验学识,子侄辈又都从事舆地学的研究。

   邹汉勋之子世系,汉璜之子世咸,相继完成著作《中国历代沿革险要图》、《历史战争沿革图》、《峡江图考》等地理图册,印行于世。

   汉纪之子世琦,著有《新宁疆里图记》、《贵阳府疆里图记》。

   汉章之子世可,著有《亚洲北段图》,世诒著有《清一统舆图》。

   待续至第四代,邹汉勋之长孙邹代钧,是中国近代著名地理学家,铜版彩印地图创始人。任教京师大学堂、两湖书院和长沙时务学堂地理教习主讲。当时世称绝学。黄兴、蔡锷都出其门下。

   邹代钧自幼勤奋好学,天资卓绝,聪颖过人。一次去汉口探亲,亲友告诫,汉口是“棋盘街”,小心迷路。他骑马绕汉口一周,回来即绘制汉口明细地图一幅,将街道、机关、商店记载详明。

   光绪七年(1881年),邹代钧背着曾祖父文苏、祖父汉勋的遗著去甘肃肃州求左宗棠校订,左宗堂欣然书序签署出版。光绪十一年(1885年),经曾纪泽推荐,出使欧洲英法意比等十余国,海上40天,将所经各处地理、物产、政教、风俗详尽记录,成书《西征纪程》4卷。

   光绪十五年(1889)归国,带回大批科技图书资料和制图仪器,自设“法仪室”。于武昌创立中国舆地学会,印制各种地图,改订经纬度,用中国舆地尺,统一在国外所用英、法、俄尺之所绘。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他与谭嗣同、梁启超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又与谭嗣同创办湖南最早的日报《湘报》,成立南学会,又派人去上海分创亚新舆地学会。

   邹代钧爱国爱民,始终潜心地理著述,对国防海岸,边防界记,尤多研究。中日甲午战争时,曾提出集兵京津、防守辽阳、牛庄一线,以水师断其接济为持久战。又与堂弟创办新化速成学堂(今新化一中),办洪三村公校(今罗洪中学),并着意培养造就一批邹氏后人。

   邹代钧一生著作最为宏富:《西征纪程》4卷,《光绪湖北地记》24卷,《直隶水道记》2卷,《中国海岸记》4卷,《中国地理讲义》6卷,《日本地记》4卷,《朝鲜地记》2卷,《五洲缄镇表》2卷,《五洲疆域汇编》32卷,《英国大地志》10卷,《中俄界记》2卷,《蒙古地记》2卷等共19123卷。

   19083月,邹代钧于武昌中国舆地学会去世,终年54岁。

   邹代钧去世后,武昌舆地学会转给张之洞改为陆军舆地学会,后为湖北军事测绘局,上海所设的亚新舆地学会,后为中国亚新地学社。

   邹代钧之后,邹氏第五代、六代、七代后辈,均传承家学,多有建树,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邹氏第七代传人邹新垓(19151975年)。

   邹新垓毕业于清华大学,被保送留美。回国后,其祖父邹永煊强其归承家学,主持祖创“亚新地学会”。抗日战争中,他制作了《世界陆海空军用地图》81幅、《中日航空图》等,供中国军队和盟军作战之急需,发挥了重大作用。他在西南联大任教时,曾在中印、中缅、中尼边界作过实地勘察,掌握大量一手资料。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国与各邻国边界谈判中,这些资料派上了大用场。周恩来曾特别批示,为他安装住宅专线电话,以便随时联系。

   解放后,邹氏创办的武昌亚新地学社和上海亚光地学会等单位合并为中国地图出版社。

   上下二百多年,先后七代人,邹氏一门荜路蓝缕,为中国舆地学创建了丰功伟绩。他们的辉煌著述大都珍藏于新化图书馆和国家地学藏书馆,也有一部分由邹氏子孙带往美国收藏。

   中国近代舆地学耀人眼目的巨流,就起源于这个边远山窠罗洪乡官树下村。

   因为要到田畴对面邹友于老人的住处拿资料,跟着老人在田野上走了一大圈。

   走过田塍,跨上春溪河上的石桥。一条巨型独石横亘河上,长约12,宽80厘米,厚40厘米,重约20多吨,一石成桥,如长龙卧波,颇为壮观。站到桥中央,老人弯下腰去,用手指桥侧面说:这面有刻字,有“春溪桥”、“乾隆年造”字样,因青苔遮盖,看不清楚。老人说,“当年邹文苏造屋的时候,同时建造了这座独石桥。”

   离桥不远,有座“关帝阁”建筑,似一座小型彩绘牌楼,阁前有香炉烛台祭祀设置,小阁兀立河边,装点田野。

   老人带我们走进了又一座大屋场,院门围墙依稀可辨,又是当年一座规模宏大的四合院。石板路边,雕刻精美的柱础、石雕太平缸、石雕炭盆,都遗弃于地,默默诉说岁月的悠长和往昔的繁华。

   穿过天井边的后堂屋,走进老人的房间,我这才发现这位老农模样的老者,竟拥有四壁图书的书斋,落落大满的书架,桌上、床上都堆满了书报。老人忙着在书架上找文史资料,找出一本又找一本,其上有他自己写的关于邹家的资料《舆地世家的辉煌》。

   我这才了解到,老人是解放前的高中毕业生。这位邹氏第八代后裔,没有传承舆地家学,却对文史颇有研究,诗联创作很有成就,至今仍在报刊上发表作品,是新化梅山诗社,长沙岳麓诗社的成员。无疑,他是这个山窠窠中独守故园的最高水平的知识分子。

   老人送我们走出大院,面对山温水软的田畴,我浮想联翩。历时两个多世纪,邹氏一门在舆地学领域独领风骚,几乎人人著作等身,名满天下。这个山窠窠中升起的一串串耀眼星辰,不会因时空的沧桑而无声陨落,他们创造的业绩之光,文明之本,将给湖湘儿孙以永远的启迪和激扬。

湖南图书馆 版权所有 201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