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古村镇古民居
本站首页古村古镇图片集锦影音之窗趣闻轶事历史遗存传统建筑研究评论民俗文化动态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古村古镇
桂阳县阳山村


分类:文化名村(寨)
地区:湘南、郴州市桂阳县正和乡

    阳山村位在郴州市桂阳县正和乡境内。早在700年前,官授柳州府判的元朝进士何臣向朝廷辞官归里,沿骑田古道回江西庐江郡老家。行至阳山外,见这里青山环绕,秀水萦回,云遮雾绕,紫气升腾,宛如人间仙境。他顿时不思故乡,选择这里为柄息之所,繁衍子孙,创建基业,成为始祖。因此,阳山客家古村地依骑田岭之南,故取居所之名为阳山。古村坐北朝南,“前有朱雀,后有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确实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村落在布局上讲究“天地人合”,结构上体现儒家“中和”思想,是民俗文化与建筑的完美结合。

    现存明清时期单体建筑60栋。整个古民居群布局合理,错落有致,结构科学严谨。纵布五巷,横排四阶梯,以宗脉世家分立。古民居为砖木结构,内无木质抬梁,全以砖墙承檩,硬山式屋顶盖小青瓦。古屋大多两进,中为厅堂。其采光、通风、排水、防火处理无不凸现前人的智慧。

 

阳山村民居花格木窗中的梅花图

    踏着村里的青石巷道,置身深巷古屋,随处都可观赏到雕梁画栋、飞瓦重檐和精巧雅致的雕花木窗,尽管历尽沧桑,仍然气势不凡,渗透着明清建筑的独特魅力。古屋大多两进,中为厅堂。厅堂里一般高挂牌匾,如:“学海渊源”、“声振骠骑”、“佩印堂”、“余庆堂”等等。厅屋靠墙处都有一方天井,天井里的滴水穿石、门前石凳的雕花浮刻无不散发数百年历史的气息。

阳山何氏宗祠

阳山古民居

阳山村小巷

    最令人感兴趣的是,阳山古村风雅典致,处处有“梅”,步步见“梅”。梅有四德,初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梅花五瓣,象征五福:一是快乐,二是幸运,三是长寿,四是顺利,五是和平。梅开天下春,被诗人们誉为“东风第一枝”,这是梅的最可贵之处。梅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这个符号,由文人挖掘、发现、定义,而为其他文明成果所吸收。其中,民居建筑艺术中梅的风头甚盛。

    坐落在阳山古村村口外的,是何氏宗祠,独立在丘陵之下的小河塘之畔。门关着,门缝开得很大,可以清楚地看见宗祠正厅的神案左边便是一大木质的梅饰。梅饰直接挂在神案之侧,是否是在向族人宣示梅之五福?

    小丘陵之上,就是阳山古村的村落了。村落可从一花厅式样的门口入,门上赫然就是两个字:梅阁。何姓的阳山村人,把“梅阁”作为何姓的代姓。缘起于何姓人引以为自豪的何逊,他的书房,就叫作“梅阁”。

    好几家门前的木牌上,都记录了何逊“思梅再任”的典故。南朝梁的大诗人何逊为扬州法曹,公廨有梅一株,逊常赋诗其下。后居洛,思梅花不得,请再任扬州。至日,花开满树,逊宾醉赏之。

    门外有窗,一律是花格木窗。素梅朵朵,点缀于花格之中,或如腊梅,迎风绽放;或如梅艺,写意山村。其中,“研堂”的前面,在“梅阁”后窗,还有“四梅戏蝙蝠”的设计,保存完好,至少有500年。边有四梅分缀,表明追宗念祖之高雅;中有一蝙蝠,张翅而兴,似乎正准备捕捉胆敢骚扰素梅的蚊蚋。蝙蝠头尾还稍稍翘起,精致入微,十分生动。门内是堂屋,宽敞高大,搁置靠墙的矮杌几,几百年前是用来当傲厨房案板的,砍剁鱼肉的地方,居然也镶嵌着木饰的梅花。

阳山村梅阁

    “研堂”不是书房,而是阳山古村的“女子俱乐部”。堂内是两层,底下为堂厅,边有小厢房3间;上为“绣花楼”,锁住了,不得上。然而,借助天井亮光,可以看见回应高墙梅花壁窗的,楼上回廊窗格“封锁”,格格木饰,赫然还是别致梅花!传说,女子们可以在研堂读书,习字,吟诗,作画,唱歌。村子中另外还有一个地方叫作“柏台”,那是村中的“男子俱乐部”。村子里的“六会”中,与女子有关的就有两个。一个是女子会,这“研堂”就是女子会的活动地点。还有一个是救婴会,专门救助村中的女婴。对于女性生命、女性素质的重视,是这个古村区别于其他古村的最大特征。

    阳山村的何氏族人崇文尚武、求和睦、明礼义、事农桑,涌现出进士、举人10余人,官至将军、入翰林者多人。然而,村民并不以望族自居,助弱扶贫,自发设立了重九会(敬老)、义学会(助学)、救婴会(扶孺)、戒会(自律)、宗源会(祭祖)、女儿会(维权)等“六会”治村组织,形成了宽容诚厚重、和气致贞祥的百年家风。时至今日,阳山客家古村还保持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风气,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当你走进幽深的阳山客家古村,就会发现这里见不到围墙,见不到防盗网,所见家家户户几乎青一色的厚重木门和雕花木窗,都没有上锁,只是搭上铁扣,表示主人不在家,充分显示出在同一环境生活的邻里,存在着亲密无间、相互信赖的和谐关系。

    说阳山古村是人才辈出、墨家云集的地方可一点不假。据阳山何氏族谱记载,600余年间,村子共出进士3人,举人9人,国学22人,贡生、庠生20人,廪生12人,官至将军者2人,入翰林1人,省祭1人,府判2人。

    在封建时代,人们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有书不读子孙愚”的信条,然而许多穷苦人家的孩子却常因交不起学费而无法上学。阳山村有位叫何裕学的进士,他用尽自己的积蓄资助穷苦人家的孩子上学。不久,阳山村一些家境宽裕的人家也参与进来,掀起了一场助学救学的热潮。清宣统三年(1911),村里正式成立了“议学会”,并刻碑为证。今天阳山古村中仍留有议学会旧址。

    置身于这古村庄里,总感觉多少历史故事就写在这青石路上,写在这青砖黛瓦、雕梁飞檐之中,让游人来阅读、来思考、来追昔骋怀。

阳山村民居

湖南图书馆 版权所有 201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