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古村镇古民居
本站首页古村古镇图片集锦影音之窗趣闻轶事历史遗存传统建筑研究评论民俗文化动态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古村古镇
江永县上甘棠村


分类:文化名村(寨)
地区:永州市

   上甘棠村位于江永县城西南约25公里的夏层铺镇。总面积4平方公里。全村共有居民435户,人口1877人,98%为周姓。

   村落概况

   江永县夏层铺镇上甘棠村,是周氏聚族而居的村庄。

   上甘棠村处在昂山、屏峰山、将军山和谢沐河的环抱中,三面环山,一面临水,风景秀丽迷人。村前河清水碧,绿树倒映;村后昂山毓秀,翠岭逶迤。步瀛桥沧桑飞渡,文昌阁雅韵临风,月陂亭古碑林立,寿萱亭佛母训世。古居民宅,雕龙画凤,酒肆茶楼,古韵依然。构成一道“白云青山流水,小桥古道人家”的美丽风景线。

   上甘棠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汉武帝刘彻在此设谢沐县,历时700年,古县衙遗址至今仍清晰可辨。唐代中叶,征南大元帅周如锡之孙周通璧定居上甘棠,至今已经历一千多年。经历多少朝代,无数次动荡,周姓氏族居住地址始终保持不变,古朴风貌始终保持不变,现在还保存着200多栋完好无损的明清建筑,在全省乃至全国实属罕见。该村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上不乏名人。至今村里还保存周氏族谱《百官图》。

   上甘棠村文物古迹众多,有忠烈祠堂、龟塔、月陂亭摩崖石刻、步瀛桥、前芳寺、文昌阁、仰濂书院、碑刻、寿萱亭,见证着明清时期上甘棠村政治、文化、教育的地位。2003年该村申报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5月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明永乐十九年(1421)周氏族谱载:十世祖可简“善山水,唐太和二年(827)十月初五,由机峰山择徙上甘棠为世居焉。”

   根据上甘棠月陂亭最早的摩崖石刻《上甘棠众架石桥舍钱题名记》载:“此坊所居,惟周氏一族。族之长者……率子侄偕族属辈,共集金近20万。”

   建筑文化

   上甘棠村古建筑规划科学,布局严谨。沿谢沐河自北向南布置一条长500、宽1.8的交通主道,与主干道垂直交叉布置9条次干道,现保存7条。周氏共十族人,有九族人沿9条垂直次干道及次干道左右设置的小巷道向后延伸布置住房,形成特有的坊式民居结构,俗称“九家门楼十家厅”。次干道起点与主干道交叉处,建有各门楼和一个小型广场,各门楼族人在河边建有码头,方便取水洗涮。1913年,在主干道沿河修建2余高的石城墙,用于防匪防洪。村内主干道南北均设置栅门,村前谢沐河、石墙与村后的屏峰山脉、石壕构筑成两道防护,形成棋盘格局。

   上甘棠村现存古民居200多栋,具有典型的湘南建筑特色。其中大部分为清代晚期建筑,也有为数不少的明代建筑。上甘棠村人口集中,建筑用地有限,民居形成密集型群体。高大的风火墙,严谨的纵深布局,考究的中轴对称。各户均以天井组合而形成住宅单元,具有典型的城镇住宅特点。大多数为二层建筑,砖瓦结构。每座基本布局形式是若干单个建筑物的群体组合。房屋墙体均用0.1×0.2×0.3的大眠砖砌筑,大面积的清水墙面,起伏变化的白色腰带,点缀门庐漏窗,格调对比强烈,清新明快。

   门户大多取有宅名,有“爱敬堂”、“翰里故”、“惠迪吉”、“厚德祥”等。房屋四周突起的马头墙,争奇斗异,有一字型、担子型(二担子、三担子)、金字(人字)型等多样变化或组合使用,檐饰彩绘或砖雕,点缀小型青石花格窗。各家房屋正堂是主体,上部做成形式多样的“轩”,秀美而富于变化。正壁设神龛,神龛四周外挑部分雕刻花边,内供列祖先灵牌。正堂对面设天井,天井中央用长条石架设门字框,上养花草。壁上大多书写对联,有“文章千古意,花草万年情”等。

   天井前面是照壁,照壁上题名人诗词或绘历史故事,边沿饰花藤连贯图案。正堂周围布置书房、厨房、杂房、次要居房等两侧建筑对称的房屋,并以回廊连接。二层一般为卧室、储藏室、晒楼,整个建筑内部,高低错落有致,虚实结合,朴实大方,饶有变化。二、三楼通过外挑走廊,配以各式各样的窗花栏杆,户内交通、采光、通风条件良好,具有小范围的空间艺术特色。

   上甘棠村周氏族人按“坊”聚族而居,门枋作为族人的主要公共建筑及交通口,一般比较讲究,布置青石雕花抱鼓石,梁枋雕花。门坊内设条石凳供族人歇息或小型聚会。

   现留存较为完整的有四座。其中四单门楼为明代建筑,门楼的抱鼓石及脊梁均明确记载“大明弘治六年修”款;五单门楼(坊)梁架的莲花瓣座驼峰及弧型月梁,呈明显的明代早期建筑特征;一单和九单门楼(坊)均为清代建筑物。

   上甘棠村的建筑文化,充分体现在它的建筑理念的人文性。民居建筑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村子围墙两头建成弧形,体现设计者内敛内惠的追求和愿望。古驿道房屋台阶,最下一级台阶是无角或半月形,考虑行人通过的方便。门楼照墙成“八”字形,表现迎八方之客的热情。

   村中有文化蕴含的古建筑遗存,主要有:

   步瀛桥 位于谢沐河出村口的下游。碑载:“殆与昔人言蓬瀛之景,可仿佛意游矣。周氏于此修瀛洲之德……遂名之曰‘步瀛桥’”。桥残长30,宽4.5,两墩三孔跨石拱桥。跨度9.5,采用半圆形薄拱技术,桥券石以横联砌置法。河中墩不用分水金刚墙。桥拱内高5,桥面平坦,两端踏步点地。桥身迎水面被洪水冲塌一部分。最早的碑刻记载,该桥原构始建于北宋靖康元年(1126)。

   文昌阁 位于村西南谢沐河西岸。为村中体量最大的古建筑。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其东侧曾有濂溪书院,现仅存半间。文昌阁面阔、进深均20.5,一二层为砖楼,青砖清水墙,高9,墙身开券窗。三四层为木楼。共出四层檐,首层自青砖外墙上加挂腰檐一周;二三层为平座造,即在每层用柱、梁、穿插枋、楼袱形成围廊平台。二层廊步用双步梁、三层用单步梁的月梁做法。月梁之上用隐刻仰莲大平盘斗,上承蜀柱,平盘斗两侧使用圆雕卷草纹的角背加以固定。顶层外檐使用三层如意斗拱铺作层,上承歇山顶屋架。顶层缝架为七架梁形式,其中三五架梁为抬梁式做法,架间使用雕刻繁缛的隔架驼峰与斗拱。屋面上盖小青瓦,做灰脊。通高约22,外观似城墙箭楼。明代地方建筑的特征十分明显。

   石围墙 民国时期为防匪和防洪之需,沿谢沐河东岸加修一道石围墙,墙高2,总长为280。每到街口处,原先都有汲水码头,现被石围墙封闭。

   民居古建筑 现存200余栋,具有典型的湘南民居特点,大部分为清代晚期建筑。共同的特征为:两层木楼,外用清水墙高砌马头墙。由于人口高度集中,上甘棠建筑用地极为有限。建筑间距小,石板巷道极狭。因防火的需要,各式封火墙应运而生。

   木楼下层为“三间、两厢、夹一天井”的基本形式。屋楼面一般间隔灵活自由,有的甚至做成筒子间。楼上正间近天井的一侧,一般挑出木栏晒楼,方便晾晒。屋架全为穿斗结构。

   建筑遗构 由于历史上村内古建筑时有拆毁,对象以宗教祠庙类建筑为多。故村中散见大量的青石碑刻、石狮和年代很早的六方覆莲石柱础。石础的外形略呈上小下大的截锥棱台形,凿覆莲瓣纹,这与上下相等的清代“三段式”八方形仰覆蓬座有较大的不同。

   月陂亭摩崖石刻 位于村西南谢沐河南岸。原有亭,已圯。亭旁有数十米凿壁,镌刻24方古碑。其中北宋纪年碑2方,南宋4方,元代1方,明代11方,清代4方,年代不详者2方。按内容划分,一为叙事体,共12方;二为唱和诗,描写风光景物,共6方;三为劝喻文,共2方,其中的“忠孝廉节”碑至关重要;四为感怀诗,共2方。

   上甘棠村又以自然风光的秀美而令人瞩目,根据月陂亭摩崖石刻碑记载,“甘棠八景”。

   门枋 上甘棠周氏一族按“坊”聚居,门坊是村中公共建筑,是巷道出入口。一般朝外设八字墙,木构架盖青瓦。其做法极类五架椽屋用三柱并出挑檐的门座建筑。穿斗架、仰莲平盘斗,蜀柱雕花雀替,均加工精湛,地方特点突出。门中柱一般有青石雕花抱鼓石,门内置石条凳供人歇息。村中主干巷道原先分布有10座门枋,今存四座。其中一处门枋的抱鼓石上阴刻“大明弘治十八年修……”的款识。另有清代门枋,脊檩墨书“大清光绪五年修”字样。

   寺庙、祠堂 从碑刻判断,上甘棠村历史上曾有“云归观”、“前芳寺”、“关圣庙”等30多座寺庙和两座家族祠堂。前芳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主殿在清乾隆时重修过。祠堂现存忠厚祠,位于村口南朝门古驿道的石板街东边。由三开间门楼、方池、石桥、东西庑廊和三开间的后寝组成。门楼作八字门、两层楼,上阁楼为仓库,下为通道。穿斗排架,外檐装卷棚。使用直径24厘米的圆柱及圆形仰覆莲石柱础。方池中间原架有石梁桥,现仅存池中墩石。东西庑廊上盖小青瓦,外为砖墙,开棂窗,内为柱檐。后寝作硬山墙,三间两缝穿斗架,部分穿枋做成月梁型。后墙墙体增厚至44厘米,正中设神龛位。

   寿萱亭 为古驿道上的凉亭。石墙、木屋架、青瓦顶。族人周际隆为其庶母70寿辰而建。亭内两侧有石歇凳,内墙嵌碑三方。其中《他字歌》碑以连出81个“他”字的句式,昭示为人处世之道,用通俗生动的当地语言对当时深邃的理学思想进行宣教。寿萱亭木架为抬梁式,使用了做工精美的雕花隔架驼峰,清代特征明显。

   商铺 分布在穿村古驿道的中段,沿街两面长约60的地段内。店铺用砖砌高柜台,上为窗板。商铺一般为二层木楼,下店上寝。

   耕读文化

  上甘棠村的经济,是自给自足农耕经济。周氏族人秉承着传统的“以农为本”的思想,始终坚持以种田务农为主,把发展商业经济作为农业经济的一个辅助成分。周氏族人是祖辈迁移而来,与封建官方意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仕途很关注,具有农耕社会“耕读为本”的意识。种田读书是他们主要生活之路,农为本、学为进、仕为途是他们的基本生活态度。族人保留的《百官图》证明,他们走的就是种田与读书为官之路。

   周氏族人从上甘棠建村聚居起,就在村里建有学堂,甘棠书院的对联是“成德达村蒙养始,移风易俗学堂先”。

   早在宋朝时,就把村南口、步瀛桥的东头原隋朝时期修建的一间禅寺改建成“养濂书院”、“濂溪书院”。这些建筑物至今还在。村里的小孩到六七岁就开始读书,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为孩子请一个老先生,另邀几个伙伴,便是一个简易私塾。

湖南图书馆 版权所有 201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