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古村镇古民居
本站首页古村古镇图片集锦影音之窗趣闻轶事历史遗存传统建筑研究评论民俗文化动态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遗存
历史遗存·宁乡人面纹方鼎

廖静仁


  此鼎出土于宁乡炭河里。其通体碧绿莹洁如玉,风格凝重神秘,透出南方大山巫风的诡秘气息。器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柱状四足直立,两直耳,最奇异的是鼎的四周以四个大而醒目的浮雕人面为装饰图案。人面五官俱备,比例准确,与常人不同之处是耳朵极为粗大,分张两侧,脸部表情怪异肃穆,面阔而方,嘴宽而大,双唇突出,颧骨突起,眼圆而带抑郁神色。耳之下有一弯曲的龙爪,耳上部有一弯勾状角饰,有头有爪却无身。有人称此似人非人的神秘纹为饕餮纹,也有人认为可能是古楚地某方国的巫舞面具或傩面具,还有人认为可能是“黄帝四面”,甚至有人认为是人首蛇身之类的图腾。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然至今仍无定论。此鼎内侧近口沿处金铭有“禾大”二字,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件以人面为饰的青铜器。在中国古代青铜器中,鼎是居于十分重要地位的。其在原始社会是用陶土烧制的普通炊具,主体部分是盆、罐一类的容器,下部加上三个足,便于生火加温。但到原始社会末期,其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不仅制作加工开始讲究,体量加大,且成为权势的象征物。宁乡出土的这件“人面纹鼎”,体量虽小,却以其独一无二的人面纹饰及制作之精美而堪称是一件稀世珍品。鼎的另一造型为圆形,这类鼎多为圆腹双耳,以三足支撑,且器腹与足相通。这种造型较之方形圆足鼎,更表现出稳重的审美特性。如湖南宁乡出土的商代兽面纹铜鼎、商代兽面纹分档鼎等均为圆形鼎。后世常以“鼎足”、“鼎峙”一类词汇比喻势均力敌的均衡态势,在很大程度上说,应是源于对圆鼎造型的印象。

宁乡出土的禾大人面纹方鼎

来源:《千年湖湘胜迹图志》
时间:2010-08-06
湖南图书馆 版权所有 201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