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古村镇古民居
本站首页古村古镇图片集锦影音之窗趣闻轶事历史遗存传统建筑研究评论民俗文化动态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趣闻轶事
趣闻轶事·边城“茶洞”的由来

田彬


  边城茶洞,坐落在二水汇合之间,面山而带水,左九龙(坡),右凤鸣(山),香炉山挺拔凝翠,马鞭碉虎踞龙吟,得山川之灵秀,揽三边之形胜,风光旖旎,月白风清,民风敦厚,古有小南京的美誉,是花垣县一处得天独厚的旅游胜点。自沈从文先生笔濡之后,声名鹊起,远近慕名前来观光的游人摩肩接踵。“茶洞”这个令人神往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说来颇不平凡,笔者就民间传说,理就二端,略述于下: 

  (一)龙凤开坪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条狭窄的河床峡谷,松桃河从山脚下切穿而过。河两岸高山夹峙,乱草丛生,荆棘满岭,到处是不见天日的莽恶林子,虎豹蛇虫居处出没的地方。 

  有一年,从东边天上飞来一只五彩的凤凰,停在西岸那座最高的山峰顶上,对着河谷鸣了一声,两岸的高山就向后退了5里;叫两声,退10里;那凤一连叫了三声,高山分别后退了15里,沿河两岸推出一马平川来。凤凰停着打鸣的那座高山,就得了个美名儿叫“凤鸣山”。 

  坪开以后,河水浅涸,西边来了一条玉龙,带来了充足的河水。松桃河滚滚滔滔,地坪碧浪翻花,流水充盈。为了保住河水,玉龙在西岸定居下来。后来,玉龙产下了8条小龙,母子们居住在两岸河曲平坝之上,化成了山,那便是“九龙坡”。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也不知在哪朝哪代,有三户避难的汉民来到这里,爱她地坪开阔,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河运便捷,就定居下来,割茅砍刺,开荒辟地,垒石造田,修建码头……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把她开辟成了一块富庶繁华的三省通衢,鱼米之村。 

  坝里居住的多是汉民,犹如苗疆中的一座孤岛。四方八处山里的苗民都把她叫做“乍懂”,意思是“汉人坪”。 

  明朝洪武初年,以该地处湘、川、黔三省要冲,扼四府咽喉,为制苗的战略要地,就在这里设镇驻军,修建城池,连接边墙,即以“乍懂”命名,谐音写汉字叫“茶洞”。清时叫茶洞堡,建茶洞协。后去“堡”,沿旧名,一直到现在。今天,周边苗胞还把茶洞叫做“乍懂”。“乍”就是“汉”,“懂”意为“坪”或“冲”,“乍懂”就是“汉人村”或“汉人坪”,与茶无关。 

  附记:在花垣以汉民聚居点命名的村寨不少,大抵源于明永乐江西的大移民行动。其先祖都是江西吉安府人。傩愿戏中的白旗先锋、开山大将、七童八郎都传说是吉安人。他们的子孙分散居于花垣各地,留下了许多汉寨。例如“戈乍”(瓦水,在吉洞坪),“襄乍”(在董马库),“夯乍”(在雅桥),“夯务乍”(“下潮水”在民乐);贵州的“智乌乍”,吉首的“吉乍”(矮寨)等等,“乍”,直译为“汉村、汉寨、汉冲、汉坪、下水汉村、汉智乌、汉地”等。 

  (二)老渔婆误传 

  传说大明洪武年间,皇帝老子坐船沿江上弥诺去吉索串亲戚——他的妹子早年下嫁吉索小官人。皇帝再三下诣召回,公主只是不肯奉诏,洪武爷没计奈何,只得亲自去吉索看望阿妹。 

  为了安全保密,洪武爷化装成平民,微服出京。离开南京一路乘船到保靖长官司,改雇小木船溯清水江而上。撑船的一家子,老阿爸是当地土民,耳朵有点背;老阿婆是个苗族婆婆,不大通汉语。船过大河坪,上骑马坡,进入苗界。老阿爸在船头摇橹,老阿婆在船篷里吊着个土罐子烧茶汤。皇帝老子坐在船头上,把着船舷四处张望,但见周围山川秀丽,峰峦叠翠,林木苍郁,绿竹掩映,河面开阔平坦,碧水如镜,澄澈见底,白鹭双双,游鱼对对,涟漪阵阵,水波不兴,河两岸田连阡陌,山歌互答,炊烟袅袅,民丰物阜,处处洋溢着太平康乐的景象,不觉暗暗得意起来。小木船划着清波缓缓上行,河岸边悬空的吊脚楼摇摇曳曳地掩映在绿杨垂柳之间,蓝天白云之下,呈现出一派浓郁的苗寨风光,把繁忙的都市生活荡涤得千干净净。洪武帝精神为之一爽,连日的旅途劳顿随着江风渔歌扫得精光。 

  “艄子大哥,这里叫啥地方?可有名字?” 

  河风呼呼地吹得正响,船老大忙着扳橹没听得招呼。刚巧在船舱里烧茶的老渔婆看见罐子里的茶水咕嘟咕嘟地开得正紧,泡在罐里的茶叶籽上下翻滚浮动,敞着喉咙高喊着: 

  “老头子,茶动了!” 

  洪武帝只道是这地方叫茶洞,点着头品味着说: 

  “嗯,茶洞,茶洞——蛮不错嘛!” 

  老船工含糊地附和着说:“嘿嘿嘿,是不错哩。” 

  后来,洪武爷回到京城就叫户部给记了。因为是皇帝老子金口玉言赐的,“茶洞”的名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前清时代在这里开了码头,后建立了“茶洞协”屯兵驻守,协台衙门就设在城里呢。

来源:《感受边城》
时间:2009-01-27
湖南图书馆 版权所有 201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