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古村镇古民居
本站首页古村古镇图片集锦影音之窗趣闻轶事历史遗存传统建筑研究评论民俗文化动态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趣闻轶事
边城拉拉渡

龙宁英


  一根长长的缆绳横跨河的两岸,一头接在这边,一头接在对岸,一条方头平底的渡船,在一位老渡工的牵引下,沿着缆绳把过河的人们从这岸渡到那岸,如此往返,岁岁年年,从不歇息。 

  渡船不用篙,不用桨,全凭老渡工手中一节半尺长的拉棒。老渡工把拉棒上的槽子扣在缆绳上用力一拉,船就缓缓地向前行了。 

  船上有牛毛毡盖的乌黑黑的篷子,晴天遮阴,雨天挡雨。这样,过渡的人坐在里面,如坐在自家屋檐下,看绿莹莹的水悠悠哉哉地流,看轻飘飘的浪渐去渐远……动的是水,行的是船,以至于船到岸了,他们都浑然不觉,直到岸上等候过渡的人“咚咚咚”地跳上船来了,他们才梦醒似的站起来,恋恋不舍地下船去。 

  小船不大,可容二三十号人。不过,因处于湘、黔、渝三省市交界的中心,站立船上,就等于你一脚踏了三省市——湖南这边是茶洞古镇,过了河是重庆市的洪安镇,顺河而上是贵州的芭茅。因而,这只小小的渡船就平添了一种三省市连心的特殊意味了。 

  这便是世人瞩目的边城拉拉渡。 

  说不清是什么年代,始有了这么个渡口,也许是有了茶洞这个村寨的时候,渡口就有了的。开始时有两艘渡船摆渡过往行人,但要先收钱才过渡。据说到了清朝咸丰年间,永绥县(今花垣县)吉洞坪老鸦塘有一个姓吴的农民,因家中贫困受人欺凌,便外出当兵谋生,行至茶洞西门渡口时,想搭船过河,但因他没有过渡钱而遭到船工的拒绝,他没奈何只好到茶洞街上乞讨过渡钱。过河后,吴在码头上仰天长叹,发誓以后有了出头之日,一定把茶洪渡口改为义渡,不收百姓分文。后来吴某在军队中立功了,官至“都司”之职,汇了200余两白银请人修造渡船,并购买田土出租收谷,作为渡工生活费和修补船只用费,从此茶洞西门渡口改为义渡,不收分文,过往行人赞不绝口。 

  老渡工姓蒋,89岁了,河两岸近百年的兴衰苦乐,他尽装腹中。他说,茶洞自古便是商贾云集的地方,光是这河码头,每天都有近80艘船停泊靠岸,多是商船。船工们把从常德、长沙运来的煤油、海产、布匹、棉纱之类搬上岸后,又把四川、贵州、湖南三地边区各处抬来的桐油、盐巴、木材、药材等搬到船上来,运往大口岸去。 

  往来过渡之人都喜欢挤老渡工的义渡过河,他们坐在码头上抽着叶子烟耐烦地等。一袋烟抽完时,老渡工的船靠岸了。人们就跳上船去,争着给老渡工摇桨。同时,没忘了把自己带的山货土产丢一点在船上留给老渡工,卖柴的丢几块柴,卖菜的丢几棵菜,卖烟叶的丢下几皮烟叶……还有的上茶洞街买得了猪下水,过渡时就对老渡工说:“我今天买了一笼猪下水,油水厚着呢,晚上到我屋里喝两杯包谷烧来。”老渡工笑笑地答:“不来了,不来了,你看我这船头上,吃的用的都摆满了,吃不及呢!”到了太阳落山时,没人过渡了,老渡工就在船板上支起锅子,烧过渡客留给他的柴,炒过渡客留给他的菜,捧着酒葫芦喝两口包谷烧,眯着眼睛,把嘴巴咋得清响。 

  老渡工说,西门渡口下游,还有个渡口,叫水门渡,俗称下渡,也是茶洞人与对河四川洪安的群众为了便利生产自筹粮款于清朝咸丰年间修造的。当年,有个名叫沈从文的凤凰人随队驻扎茶洞,常到那渡口上去扯谈、摆龙门阵,见那坡坡上的石塔白得晃眼,又见那摆渡的黎家孙女长得亮丽可人,加上人家又对他讲了姑娘母亲的故事,沈先生心里就感动了,回去多年以后,还念念不忘茶洞这个地方,于是写了本名叫《边城》的书,说的就是茶洞这个地方。那本书好多人得看了,还轰动了世界,我们茶洞这个地方也跟着出名了,边城这个名字就越叫越响亮起来了。现在,还有好多人赶边城来看翠翠,一拨去了一拨来。但是,水门渡早已经没有,黎家的孙女儿听说嫁到四川去了,山上的白塔在1963年涨大水时也被冲塌,那个地方是什么都没有了,唯河心沙洲上那座边城人为了纪念沈从文、也为了让慕名前来的人们不至于失望而特地请人塑的翠翠像,伴着大黄狗孤独地等傩送二佬的归来…… 

  如今,虽说茶洞这个地方通了车路,西门渡口的上游百米处建了一座110多米长的公路桥,但是除了车子从桥上经过而外,人们到茶洞来或者是过洪安去,仍然喜欢搭这不用篙不用桨的拉拉渡过河,若是从茶洞过洪安,船拢岸时你再回头望,就见茶洞这边的河岸上刻了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边城”。字面涂了红漆,久经风雨却不曾褪去,在一片翠色逼人的竹篁簇拥下愈显夺目。

来源:《感受边城》
时间:2009-01-27
湖南图书馆 版权所有 201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