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雅园在涟源市石马山镇西南的小冲村,建于清咸丰年间,尚保存三横两纵之格局,前有大门,门外是一半月形坪,坪前有一池塘,是小冲村古建筑保存较完整者(图)。

奕雅园
据当地70岁老人刘启鑫介绍,奕雅园刘家系知止园刘家的一个支系。据刘家族谱记载:“知止园者,我迁湘始祖翊圣公厌世挂冠,选胜定居今湘乡何家埠蟆潭所建之宅名,其十五代孙祯房荣禄希古公子清初卜地今涟源市蓝田中山街起造纪念堂,仍额旧宅名号,示不忘本也”。知止园在共和国建立后改置为国家公用机构,今为涟源市文化馆。
刘若云是奕雅园刘家的杰出人物之一。早在“五四运动”前期,刘若云就参加了毛泽东、蔡和森组织的新民学会,在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加入了党。1952年2月16日,中央政务院电令批准设立蓝田县,刘若云任副县长。
奕雅园祖上天祥公墓在当地颇有传奇色彩。传说天祥公在生时经常去仙女山放牛割草,发现山上有一处草与别处不一样:割下来刚好一筐,割后第二天长出来的与前天一样高,又能割满一筐,便将此处选为他日后的墓地。临终时他交代后人,他死后葬入此地,并要守三年又六个月,在此期间,不能让外姓人靠近。天祥公故后,后人遵嘱将他遗体葬于此,灵柩刚入土,即从天上垂下三根红线。同时,在东北方两公里处,原光田湾收费站附近突然天昏地暗,鸡不啼,狗不吠。该处居民如大祸临头惶惶不安,后经高人指点方知其故,在天祥公后裔守墓三年又六个月届满之前三天,杀一黑犬把血灌入一担柴的竹竿内,令人装作打柴的,乘守墓人松解之机,伺空将犬血洒于墓上才解此厄。2002年,天祥公后裔集资重修该墓,墓前竖一与人等高之五合碑,上刻神主、墓志、源流、主协修人、捐款人名,左右两侧各修有一亭,给人以肃穆、气派之感。新修墓志云:“重修二世祖考陵墓,头枕丛山,层峦叠嶂,如沧海之渺无涯际;脚踏清溪,泛涟涌漪,似神龙之难穷首尾,墓径畅通,陵寝巍峨,亭阁秀丽。”墓碑上刻有四副对联,其中“每作神游灵光殿,常为仙会学官山”,“祖寝斯山司仙女而涵钟秀,族繁湘楚沐先泽以铸辉煌”为祥公后裔、时任中央党校副校长的刘海藩所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