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江,现为洪江市(县级)一个行政镇,曾是黔阳县,黔阳地委、行政公署的所在地。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位居王侯、珠履三千,运辩于七雄之间的著名四公子之一楚国春申君黄歇,即诞生于此。五代时这里置硖州,称硖州新城。宋熙宗年间(1068—1077)改置安江寨。明洪武年间(1368—1398)改为安江堡,又名双岩城,后裁堡置安江巡检司。清道光十二年(1832)裁安江巡检司,置安江驿,后改为安江塘,复置安江镇。2000年和2003年,这里先后被列为全省、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2004年,又被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民政部、国土资源局、农业部、科技部列为全国重点镇。2010年申报上海世博会参展资格成功,安江与省内其它五个小城镇一起在世博会上亮相,向世界展示中国小城镇发展的风采。安江这座旧城,遗迹、旧址等胜景多不胜数。
高庙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安江镇东北约五公里的岔头乡岩里村,地处沅江北岸的一级台地上,分布约3万平方米,为一贝丘遗址。通过大面积发掘揭示了高庙文化晚期的一处大型祭祀场所,出土了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装饰有凤鸟、兽面和八角星象等神象图案的陶器(距今7800年左右),出土了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白陶制品,在高庙上层遗存中出上了部落首领级夫妻并穴墓和四人合葬墓等重要遗迹,发现了为建立本区域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的关键性遗存。
杂交水稻的发源地 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见征了袁隆平院士从事杂交水稻研究、掀起世界“绿色革命”的辉煌历史。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一方面把世界著名农学家袁隆平院士及其科研团队的杂交水稻研究历史全过程,以实地实物及相关文化符合的形成记录下来,另一方面也为丰富世界科技史的文物保护内容提供绝无仅有的素材。2009年9月,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正式宣布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抗日战争雪峰山会战司令部旧址 雪峰山会战,日本战史书籍中称为“芷江攻略战”,中方则称“湘西会战”。1944年下半年,日本本土重要军事地带遭到美、中空军的地毯式轰炸。1945年初,为了解除来自芷江、老河口的空中打击,威胁陪都重庆,日本搜集兵力,决定进行老河口和芷江作战。1945年5月10日开始的“雪峰山会战”,是我国八年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次会战。主要战场绵亘洞庭湖西南,包括常德、益阳、湘潭、邵阳、零陵、东安、新宁、武冈、洪江、芷江、辰溪、沅陵、安化等地区。会战从开始到结束达两个月之久,参战兵力我方动用陆军6个新装备军、4个突击纵队、两个重炮兵团、空军一个中美混合团和两个轰炸机大队,还有美军后勤支援部队,共约30余万人。此次会战对摧毁侵华日军生力军,迎接抗战全面胜利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是我国抗日正面战场最大的一次胜仗。
国内重要的“工业遗存”安江纱厂 这是座“百年老厂”,是反映近代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活标本”。安江纱厂的前身是1912年建厂的裕湘纱厂,是我国现代工业最早的工厂之一。
1912年,老同盟会会员、湖南都督府参议员吴作霖经都督谭延闿批准,在长沙河西银盆岭购地257亩,设置纺纱机4万绽,创建经华纱厂,1913年汤芗铭将纱厂收归省办,更名为湖南第一纱厂。1938年9月,日本侵略军犯湘,当时的省政府令湖南第一纱厂将1万纱绽、248台织布机等生产设备迁往安江,就是安江纱厂的前身。在抗战期间,安江纱厂成为重要的战备工厂,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安江纺织厂内遗留下来的两台1914年的英制纺织机,至今仍在使用。此外还有德国的锅炉也是厂内重要的工业文物。安江纱厂作为百年老厂,可以展示中国近百年工业文明的进程。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安江纱厂从厂房、办公区以及上万人的自前卫门到后卫门的平房宿舍区,完好地保存安江旧城工业区的完整面貌。这是从民国中期到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直至今日的百年历史,如今依然历历在目。
此外,安江还有若干值得开发的景点,如诸葛井、文峰塔、江边栈道遗址、白虎垴飞虎队备用机场旧址、李自成部下罗翁八面山练兵遗址、关圣宫、黔阳地委行政公署旧址、文革遗迹等,都是极具旅游价值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