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古村镇古民居
本站首页古村古镇图片集锦影音之窗趣闻轶事历史遗存传统建筑研究评论民俗文化动态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评论
湖湘文物长河锦澜集锦



  旧石器时代:指人类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石器多采用撞击法初步加工,以单面打击为主,一次成型,是人类历史的最早阶段,距今大约1万—300万年,延续时间十分漫长。一般认为旧石器时代农业尚未出现,人类主要依靠采集、渔猎等手段获取食物以维持生存和发展。目前湖南境内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为常德津市虎爪山遗址。

  新时器时代:是石器时代最后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从世界范围看,新时器时代开始于公元前8000年左右,中国新时器时代开始年代以往定在距今四五千年,但近几十年考古发现已将这一时间提前到距今八九千年。

  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此指“考古学文化”,与一般概念的文化完全不同。考古学文化指的是时代相同、分布区相同、遗物遗迹特征相同的古代人类生活的物质遗存,居址、墓葬、工具、陶器、工艺品为其标志,一般以最具代表性的发现比较早的遗址作为这种有相同特征遗址的特定类型的名称,即称之为“××文化”。河姆渡文化是因浙江河姆渡遗址而得名,是长江下游约为公元前3300—前500年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大汶口文化因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而得名,是黄河下游地区约为公元前4300—前2500年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屈家岭文化,因湖北京山屈家岭遗址而得名,是长江中游地区约为公元前3000—前2600年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与这种文化相同的遗址在湖南也有发现;石家河文化,因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而得名,原称龙山文化,被认为是源于屈家岭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在湖南境内也有发现。

  陶器:是一种用可塑性较好的粘土,通过成形、干燥、烧制而成的器皿,火候不高,质地不坚,吸水率高。按陶质分,有泥质和夹砂两大类;按器物用途分,有日用、艺术和建筑陶器等。陶器的烧制是人类早期文明史上的一次破天荒的创造,其发明,是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白陶:指器胎的表里都呈白色的一种陶器。其不仅和以灰陶为主的各种泥质陶器和夹砂陶器的颜色不同,且二者所用的土质原料也有很大区别。白陶的化学成分为瓷土及高岭土的成分。高岭土因首先在江西景德镇高峰村发现而得名,主要成分是氧化铝、氧化硅和水,瓷土主要是指高岭土,另外还包括一部分其他粘土。因瓷土或高岭土制作的陶器烧成后呈现白色,再加上艺术装饰,就形成了风格独特的白陶。

  瓷器:是以含高岭、长石、石英成分的瓷土为原料制坯,轮制成型,器表施釉,经1300℃左右高温烧成的器皿。具有胎质细腻坚硬,吸水率低或不吸水,釉质光亮匀净,釉色纯正,敲击时能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声等特点。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瓷器的发明,是对世界物质文明的伟大贡献。一些国家的人民,正是通过瓷器认识中国的。

  原始青瓷:商周时代,普遍地烧制一种青釉器皿,胎色灰白,结构紧密,火候高,硬度大,特别是器表施有一层青色或黄绿色的玻璃质高温釉。这种青瓷因与后期的成熟瓷器相比较,带有明显的原始性,故称之为原始青瓷。

  青瓷:因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铁元素,经高温烧制后,呈青绿色或青黄色,故有青瓷之称。东汉时期,能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白瓷:白瓷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早期的白瓷胎质较为细白,釉色乳白,釉层薄而滋润。隋代白瓷有较大进步,胎质更白,釉面光润;唐代白瓷胎、釉白净如银类雪,标志着白瓷工艺的真正成熟。

  铜红釉:是用适量的铜配制的釉料,在高温还原焰中烧制而成的十分美丽、鲜艳的红釉。在所有单色釉瓷器中,高温铜红釉技术要求最高,烧成难度最大。铜红釉对窑温、铜含量等因素都极为敏感。铜一般在烧到800℃以上的温度时,就容易有挥发的性质。为了使釉现出红色,所需的铜量极少,最好的釉色一般是在含铜0.3%—0.5%时出现的。如果工艺条件稍有偏离,就不能得到真正的红色,或者红色根本就不会出现。中国萌牙时期的铜红釉,始见于唐代长沙窑。

  还原焰:烧窑时,空气供给不充分,缺少氧气,燃烧不完全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火焰气氛,如含铜的釉,在还原焰中出现红色。

  化妆土:就是在制作瓷器时,因坯面粗糙,烧成后胎体出现污点,或是胎体颜色不如意,为了弥补这些缺陷,使人一见有如纯白色的瓷器,或便于充分显示出透明的釉色,而在胎体外表涂上的精选的含铁量少的白色瓷土。

  釉下彩:釉下彩是指在釉下进行彩绘,亦即在胎体上彩绘之后再罩上一层无色透明釉,以1300℃左右高温一次烧成。其特点是色彩光润柔和,清淡雅致;同时,彩在釉下不易磨损,不易变色。釉下彩为唐代长沙窑所首创。宋元以后,出现了包括青瓷、釉里红、釉下五彩等在内的许多新品种。

  釉上彩:在已烧好的瓷器上进行彩绘,再在锦窑中经600—900℃的温度烘烧而成。由于烧烤温度不高,能经受住这种温度的色料很多,因而色彩最为丰富。但由于纹饰在釉上,因而在长久的使用磨擦和同酸碱接触之后易磨损变色。釉上彩创烧于宋代磁州窑,到明代釉上彩已很发达,进入清代,釉上彩有更多创新,有五彩、珐琅彩、精彩、斗彩、三彩等,品种极为丰富。

  青花:为釉下彩的一种,是用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作原料,在瓷器胎体上直接描绘后,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青花的特点是,只使用一种颜色,一次高温烧成,工序较为简便。因此,在瓷器装饰上应用广泛。青花起源于唐代,历代窑口以江西景德德窑所产青花瓷最为著名。

  模印贴花:是用胎泥为原料,先雕出贴饰纹样,制作成各种单独的花纹印模,然后用印模压出一个个完整的图案,再用泥浆贴在未上釉的胎体外表,最后施釉入窑烧制而成。贴花的部位多见于壶嘴、壶系的下方和洗的腹部。

  褐彩:是一种以铁为主要呈色剂的彩料。始见于西晋后期,普遍使用于东晋到南朝早期。或者绘成长条形,或者在器物的口沿及肩腹部用点彩组成各种图案。

  釉里红:瓷器釉彩名。用铜红料在瓷坯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其红色图案在釉下,因此属釉下彩。由于铜对窑空中气氛要求严格,所以烧成难度大,产量低。唐代长沙窑最先将铜作为高温呈色剂应用到瓷器装饰上。

  斗彩:斗彩创烧于明代宣德时期,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艺术,先在胎上画好图案的青花部分,罩上透明釉,入窑焙烧;烧成后,再在留出的空白处用低温彩料填绘,复又入烘炉中烘烤,即成斗彩。青花是构成整个斗彩画面的主色。有的图案基本上都用青花表现,釉上彩只是略加点缀而已。由于釉上釉下彩饰争妍斗艳,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明成化年间斗彩技术臻至娴熟之境。

  五彩:是以红、黄、绿、蓝、紫等各种带玻璃质的彩料,按图案纹饰需要施于已烧成的瓷器上,再在炉中以低温二次焙烧而成的一种新绘装饰。彩在釉之上,因此属釉上彩。

  粉彩:粉彩是五彩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清代瓷器生产中的一个新的成就,始创于清康熙,盛于雍正时期。粉彩的制度一般是在描绘出轮廓后,先填一层玻璃白,再以所需要的色料用乳香油或水调匀,在玻璃白上进行描绘,最后入炉烘烤,所需温度比五彩略低,色彩较五彩更为丰富,以淡雅柔丽为特色。

  开片:开片本为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开裂实则是瓷器烧制中的一个缺陷。但后来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而制出的开片釉(即裂纹釉),却是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宋代的汝窑、官窑、哥窑等都有这种产品。

  玻璃白:粉彩中使用的一种不透明白料。以铜末、牙硝、玻璃和信石擂细,放入坩埚内,于1000℃左右温度冷融后倾入冷水中,再粉碎成细末。通常作熔剂用,也作白彩用。

  釉:又称釉子,是覆在陶瓷胎骨上的透明或半透明、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釉料的主要成分是釉石,碾碎细炼后制成釉酱,抹在成型的坯表上。釉料熔点比胎骨要低,有较强的张性和流动性,烧结后平匀光滑。除耐磨、耐蚀、不渗水等性能外,器物更显光彩油亮。

  呈色剂:又称着色剂,是使物体呈现颜色的物质,通常为含金属化合物的天然矿物和经人工提纯的化工原料。传统瓷器的高温釉、低温釉、釉上彩和釉下彩均以铁、铜、锰四种元素为主要呈色剂。

  龙窑:陶瓷窑炉之一。因窑身呈长方形倾斜砌筑,似一条龙自下而上,故称龙窑。由于龙窑需要一定的倾斜度,所以一般都建在山坡上。结构简单,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龙窑最突出的特点是升温快,降温也快;可以快烧,也可以维持烧造青瓷的还原焰。龙窑被称为是青瓷的摇篮。

  匣钵:放置坯件的窑具,以耐火材料制成。匣钵的采用,使制品在窑室中受热均匀,避免烟尘污染釉面,提高装饰密度,使制品互相隔离,不致粘结。在中国陶瓷史上,匣钵在南朝时期的湘阴窑最早使用,在唐代长沙窑广泛应用。

  青铜器:青铜是红铜和其他化学元素的合金,中国古代铜锡合金、铜铅锡合金等青铜,商周时期称“金”或“吉金”,用它们来铸造的器物,即称之为青铜器。所谓青铜器时代即是指人类技术发展到使用青铜兵器和工具的时代。中国的夏、商、西周即处于这一时代。

  青铜礼器:礼器是指中国进入最初的阶级社会以后,奴隶主贵族在进行祭祀、宴飨、丧葬、朝聘、婚冠、歃盟等活动时,举行礼仪所使用的器物。在奴隶主建立奴隶制国家过程中,随着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位的确定,青铜器也为奴隶主贵族所垄断,一些本来是生活用具的青铜器,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具有体现奴隶主统治权威和区别尊卑贵贱的功能,成了奴隶制礼制的象征。礼器的这种功能在奴隶制鼎盛的商、周时期发挥得最为充分。

  鼎:鼎有双耳三足圆鼎和四足方鼎之分。最初为陶制,在新石器时代被广泛使用,是一种炊器。陶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青铜鼎有烹煮肉食、盛牛猪进行祭祀、盛大宴会用器等多种用途。青铜鼎是中国奴隶社会青铜礼制中的重要器类,是当时的统治制度和权利的标志。商代中后期至西周中期以前中原贵族集团严格奉行九鼎制度,天子九鼎八簋,然后根据身份递减,这一制度是孔子津津乐道的“周礼”内容之一。

  簋:用以盛装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一般形制为敞口、圆腹、圈足。或无耳或双耳或三耳或四耳或带方座或带支足。在青铜簋之前为陶制品,如大溪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簋,其形制为敛口,带有原始特征。考古发现中往往与鼎相配。目前已知的最大的铜簋是1978年陕西扶冈出土的周厉王的K簋,重达一百二十斤,像这类巨簋,应为礼器。

  尊:这是沿用的宋代金石学家的器名,是一种用于盛酒的器具。按已发现的青铜尊形制,可分三类,即有肩大口尊、觚形尊和鸟兽尊。有肩大口尊的特点为侈口、束颈、有肩、肩下折为大腹,利于容纳;觚形尊特征为大口、无肩、腹为简体也有均匀鼓出者;鸟兽尊即为依飞鸟走兽形状而制作的尊,造型新颖,既美观又实用。尊也是青铜礼器中的重要器类。湖南宁乡出土的青铜四羊方尊是迄今发现的中国商代采用陶范铸造的最精美的器物。

  爵:是一种饮酒器,相当于后世的酒杯,可以温酒,一般形状是前有用以倒酒的流槽,在流折处有二短柱,柱顶圆帽。后有尾,尾较细长,主体为杯形,底有三足。为出现最早的青铜礼器之一。

  耳杯:即文献中的“羽觞”,是饮酒用具,一般形体为半卵形,两侧有伸出的翼状耳。马王堆汉墓出土耳杯中有的还写有“君幸(或释为达)酒”三字。

  鬲:一般认为是炊器。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陶鬲,其状似鼎而空足,圆颈大口,乳状三足与腹连为一体,称为袋足或款足。目前发现的较早的青铜鬲是商代早期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土的,其形制基本上保留了新石器时代陶鬲的特征,青铜鬲也是青铜礼器中的一种。

  ■:一种盛水盥洗的器具,在青铜器、漆器中均大量发现,基本形状是有盘有流口,盛上水后水由流口流出,一般与承水的盘配合使用,其功能在某种程度上与现在的水瓢近似。

  盉:用以调酒的器具。即用水之类来调和酒味浓淡的酒具。最初的盉为陶制,在河姆渡文化晚期遗址中,发现有垂腹式陶盉。一般而言,青铜盉出现于商代前期,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其形制各个时期有所变化。商代前期的青铜盉为袋足,流在顶上;商晚期,流则在腹上,圈足,个别还有提梁。西周的青铜盉变化更多,并有方盉出现。

  罍:一种用以盛酒的形体较大、容量较多的器具,流行于商、周之际。在礼仪中是第一道酒具,礼仪活动中,首先将罍中的酒分注于尊内,然后再用勺等装进爵、觥等酒器中。其形制可分为方形和圆形两种,小口,束短颈、大腹。一般在肩上或肩侧有穿系的鼻钮。有学者认为罍也是一种盛水容器。

  彝:在青铜器铭文中常作为青铜礼器的通称,常与“尊”连称为“尊彝”。但在出土的青铜器中,有一类青铜器具有共同特征,即方口、方盖、方腹、方圈足,带有扉枝,盖有四面坡的屋顶。宋以后具有此类特征的器物被专称为“彝”或“方彝”。青铜方彝出现于商代晚期。

  卣:青铜盛酒器,是专盛鬯酒的祭器。此器名沿自宋代,一类是扁体、椭方体、筒形、方形的壶状器,另一类依鸟兽形状制作。较尊体积稍小,一般有提梁,小口、有盖、长颈。

  夔:即龙纹,宋代以来的著录中,把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足、类似爬虫的纹饰都称为夔纹,此称谓沿袭至今。

  云雷纹:青铜器或漆器上的一种几何形的纹饰,一般认为用柔和回旋线条组成的是云纹,有方折角回旋线条的是雷纹。这种纹饰多作为衬地纹。

  觥:又作麟,用以饮酒的器具,其形状大多仿兽类等动物造型,如虎、龙、牛、羊等,其中以兕牛状最具代表性,故又称为兕觥。器身像■,或圈足或三足、四足。盛行于商、周时期。

  豆:一般认为是专用于放腌菜、肉末、味品的器具。形制一般为上部是圆盘或碗形盘,高圈独足。有的带盖。新石器时代即有陶豆,西汉仍能见到以泥、木制作的豆。

  铙:为青铜打击乐器。形制一般是口部呈凹弧形,其横截面呈阔叶片,两侧角尖锐,底部置一中空圆管状的短柄,与内相通,柄中可置木段。主要用于军旅,通过打击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来协调步伐,也可表达指令,《周礼·地官·鼓人》云:“以金铙止鼓”,即说明铙又是用来作为表达指令的乐器。迄今发现的中国先秦乐器中最重最大的乐器是湖南宁乡月山铺1983年出土的一件重达221.5公斤的象纹大铜铙。

  钟:一般认为,钟是从铙演化而来的打击乐器,其与铙的显著区别是使用时钟成组地悬挂着的,所以称为编钟。斜挂的钟称之为甬钟,直挂者称为纽钟。钟流行于西周和东周时期。中国发现的东周时期最为有影响的是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编钟,共64枚。编钟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有不同名称,和歌的钟称为歌钟,和乐的钟称为龢钟,随从出行乐队使用的钟称为行钟、从钟或走钟。

  錞于:打击乐器。其形制为圆筒形,上大下小,中空,顶部有钮,便于悬挂。《周礼·地官·鼓人》云:“以金錞和鼓”。郑玄注:“錞,錞于也,圆如碓头,大上小下,乐作鸣之,与鼓相和。”存在于春秋战国之际。

  金文:旧称“钟鼎文”,是中国古代铜器上铸、刻的一种文字,流行于公元前15世纪到公元前220年之间,即商代中期到秦统一全国文字。

  鸟虫书:或称“虫书”、“鸟篆”、字有虫、鸟等装饰性笔画,楚、吴、越等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所造青铜兵器、乐器上最流行一种字体,被誉为中国最早的美术字。在其后的篆刻、书法艺术中仍可见这种字体。

  简牍:写在竹片上的称“简策”,写在木片上的称“版牍”。用毛笔书写。若干简编在一起就成了“简册”,就是一部书。流行于东周到魏晋时期。近人将信稿称“尺牍”、文稿称“文牍”,即源于此。

  遣策:即遣册,即古墓中的随葬品清单,是用竹简或木牍编缀成的簿册,流行于战国秦汉时期。

  拓本:又作揭本,是用打湿的宣纸紧覆在碑或青铜、木、石等纹饰或文字的文物上,然后用墨打拓下器物上面的文字或图形而做成的复制品。这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技艺。

  堆漆:漆器装饰工艺之一种,是利用漆稠不容易展开的性能,或用漆灰或用油灰,使图案高出漆器的表层。此工艺自西汉早期发明后,便成为中国漆器工艺的一大传统流传下来。

  博:又称云博、陆博,是古代的象棋,也是现代象棋的前身。秦汉时期的博具,主要由局、棋、箸、焭组成。博戏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成为人们喜爱的活动。秦汉时期,铜镜等日用品上也常用博具的棋盘为饰。

  平脱:漆器装饰工艺之一种,用金、银的箔片镂刻成花纹、人像、神怪、鸟兽等形象,然后用漆胶粘在器物表面,漆后再打磨出金属纹饰。

  ■金:漆器装饰工艺之一种,系在漆器上用针刻划出各种花纹物像,然后填入金彩磨平。

  螺钿:漆器装饰工艺之一种,又作“螺甸”、“螺填”,是将贝壳裁成各种形状,上施细雕,镶嵌在漆器表面,组成装饰图案。

  夹紵眙:漆器胎骨。用多层麻布或缯帛附于泥、木制模上,然后逐层涂漆,干实后脱出器胎。这种胎的漆器是考古发现中保存得最好的一类漆器。

  铁线描:中国画技法“十分描”之一,明代邹德中《绘画指蒙》中有详细方法,原指人物衣服褶纹的描绘技巧,线条特点是细中显粗,饱含张力,有灵动感,现在常用来形容漆器等器物上遒劲有力的线条。

  篆隶·古隶·汉隶:篆隶系有的学者根据马王堆帛书部分隶书有浓厚篆书味而定的一个名称,也有学者认为这种字体是篆书而不是隶书;古隶又称“秦隶”,秦相李斯用小篆统一六国文字,但笔划太繁复,有位叫程邈的因罪被囚于监狱中,他将大、小篆笔划和结体简化,圆转处改成分析,书写起来方便,他的发明首先在公文中使用,当时办公文的小官叫“徒隶”,这种字体就被称为“隶书”,后人为了将其与汉代以后隶书区分,就称之为“古隶”或“秦隶”,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最精美的抄本用的就是这种字体,说明秦汉时期流行这种字体;汉隶又称今隶,是相对秦隶或古隶而言的,秦隶无点画波挑,汉隶则结体扁平,笔画间出现波挑,过去认为此种字体到东汉才发展成熟,但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中已有成熟的扁平而带波挑的隶体字,字形有分张外拓之势,有被书史学者赞誉极高的所谓“八分书”的特点。

  镇墓兽:中国古代墓葬中的怪兽形随葬物,起源于战国,唐代中期以后才衰落,有陶、木、瓷等质地,东汉流行刻像。楚墓中的镇墓兽多木刻,形象多狰狞凶恶。

  磬: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常用石或玉雕凿而成,较早的磬单个敲击,周以后有的十几个大小相次组成编磐。汉代画像中,钟、鼓、磬常被绘于同一空间,可能在大型仪典活动中,磬与其他乐器已配合使用。

  明堂:中国古代天子行礼的建筑。西周时,天子举行祭祀、庆功行赏、选贤任能、养老讲学等重大活动都在明堂举行。洛阳城发现过汉光武帝时建的明堂,主体建筑为圆形。

  帛书、帛画:帛,即丝织物,在丝织物上写上字即称帛书,作上画即称帛画。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而且是唯一的一件先秦帛书完整实物是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出土的缯书(帛书),最早的帛画是长沙陈家大山、子弹府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

  聂币:湖南、湖北的战国楚墓及西汉早期墓中,常随葬成箱盛装的丝帛碎片,有的墓中随墓清单上称其为“聂币”,有的在登记时称“缯(帛)一笥(竹箱)值千金。”有学者认为这是楚汉尤其是楚流通布币的见证,也就是说,当时的人用布帛做成货币,聂币就是布币的冥币表现形式。

  漆■纱:■,是一种丝织物,髹漆的这种丝织物就称漆■纱,髹上漆后,织物较坚挺。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缅纱冠”,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顶纱冠,也是髹漆工艺运用到纺织品上的最早实物标本。

  信期绣:汉代刺绣品名之一,根据马王堆汉墓遣策记录命名。图案特点是每组单元较小,线条细密,纹样为变形的长尾、似燕的小鸟。

  长寿绣:汉代刺绣品名之一,根据马王堆汉墓遣策记录而命名。图案特点是单元大,约为信期绣的三倍,线条也比较粗,纹样是各种彩色丝线绣出的云彩、花蕾、叶瓣。

  乘云绣:汉代刺绣品名之一,根据马王堆汉墓遣策记录命名。图案特点是图案单元介于信期绣与长寿绣之间,显著特点是中央有带眼的桃形花纹,与周围云形、叶形花纹构成云叶翻腾之态。

  绒圈锦:又称“起绒锦”,马王堆汉墓随葬品清单上又称“绩”。这种锦的特点是起毛,即锦面上有绒毛。绒圈锦是以多色经丝和单色纬丝交织而成的,织物表面图案呈现有立体感的环状绒圈,而一般纹锦织物仅用二根或三根经丝为一组交织而成,绸面无立体效果。绒圈锦在中国纺织史上有极高地位,它不仅为后世漳绒、天鹅绒织物发展准备了条件,而且把我国起绒织物到唐代才有的说法提到了西汉初,向前推了七八百年。

来源:《千年湖湘胜迹图志》
时间:2010-08-11
湖南图书馆 版权所有 2013年7月